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相深看: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保住童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14: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辛荷

  “早熟”一词,在上个世纪说起,人们会想起一些来自穷困或遭遇重大变故的家庭的孩子,他们很早便懂得世道艰难,人情冷暖。进入了本世纪初的前几年,“早熟”亦曾以较高频率出现于媒体的健康版面,讲的是孩子身体发育变早,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有不少步入了青春期。

  而昨天本报说到了另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过早成人化———《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搞的一个4000人参加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八成人持这观点。

  “早熟”亦与时俱进了。

  从来不喜欢看孩子们的文艺汇演,因为里面全是大人的模样,作作状状,举手投足,看得出训练有素,却了无趣味。连参加爬行比赛的BB,事先家长都在家练习半天,以食品玩具刺激造成条件反射,以求孩子能循着路线爬,夺得最好成绩。

  孩子过早成人化,根源在成年人。成年人以自己的审美、趣味来要求孩子,以自己的目的来要求孩子。而且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少家长脑袋还有另一个声音:越像小大人的孩子,在学校越能得到表扬,因为他们懂事,不会惹麻烦,所以班干部们都是小大人。原来学校里也有产生早熟孩子的土壤。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在《焚书·童心说》中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扪心自问,我们究竟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容忍孩子的“本心”?这是值得反思的。

  保护童真,需要勇气,要承担因童真带来的财物和面子的损失。

  我们有没有胸怀接纳,孩子出自童心而做出了与成人游戏规则相悖的事?如讲了成年人不愿听的真话。

  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面对,孩子对成年人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举动?如拂了成年人为他们设计未来道路的旨意。

  我们有没有在因孩子出于本心说话做事,而令成年人陷入尴尬被动时,不认为这是一颗失于规矩的恶果?

  成年人常说因尘世烦扰而无奈,其实,是人渐渐长成,因功利而忘却童心,更不知童心之宝贵了。

  常读丰子恺的画而不厌,他是少有的懂得童心的人。他在《给我的孩子们》中写道:“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他更赞扬孩子“能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的网,看见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从孩子得到的启示》)”丰子恺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快乐,更看到成人的世故和可恶。

  成年人常常为自己抹煞孩子的童真而辩护:我们是为他好呢,长大了,这些自然会有用的。是的,每个孩子都有长大成人的时候,都有童心隐去的时候,都有面对世事而妥协的时候。

  但是,童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和独特过程,用童心,才能呼应世间同样的心灵,就如孩子之间的交往,远不是成年人可以替代和效仿;美和真给孩子带来的享受,亦不同于成年人的感受。这个过程,我们为什么要掠夺了它呢?他们学讲假话的机会多的是,他们学习做作的机会多的是,我们还是让这个时候迟一点来吧。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