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环保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环保 > 正文

评论:污染企业“西进下乡”现象值得重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06:00 光明网
傅廷康

  据《乡镇论坛》2006年4月下半月刊载,说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一个农民,名叫章志标。他当地农民一起扳倒了1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有人说他是刁民,有人说他是坚强的“环保卫士”,某企业的老板欲送几十万元收买他,他说:“我不要钱,我要命!”(范亚湘、许参杨文《湖南农民扳倒13家污染企业》)。我被文中那位不顾生命危险也要扳倒污染企业的汉子感动,以章志标为代表的那些为守卫自己家园而抗争的农民们真是让人敬佩。污染企业“西进下乡”的现象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污染企业在那里站不住脚了。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西部农村这块净土。而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了发展经济,饥不择食招商引资,盲目引进这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一边是地方要发展经济,一边是当地农民的生存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是要钱,还是要命?在这场博弈中,一些地方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竭泽而鱼,农民群众为保卫自己的生存环境艰难抗争。村民黄立无奈搬家,章志标每天接到恐吓电话,甚至作了好死的打算。可见农民们生存环境遭破坏的程度有多么严重,而他们的抗争又是多么的艰辛,竟然还有生命的危险。

  我不禁要问,在这场博弈中,政府的环保部门在哪里,他们的屁股是坐在农民一边,还是污染企业一边。也许他们会说他们也很无奈。因为,某些地方领导对环保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能把经济搞上去,造成一点儿污染也是很正常的,算不了什么。他们追求的是经济指标,眼里只想到他们的政绩,农民们的呼声哪里还听得进去。地方政府的纵容,环保部门监管的缺位,农民成了可怜的糕羊。辛苦种出来的蔬菜没人买,塘库小河里连鱼都不能生长,这样的环境叫农民们怎么活。

  好在湖南长沙县黄兴镇痛定思痛,下决心关掉了那13家污染严重的企业。而当地经济“并未因此一蹶不振”,这就是最有力的说明:并不是只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经济才能发展。期望地方领导们认真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别让“路阔了,房屋漂亮了,人却不能住了”的悲剧重演。

  也期望我的农民兄弟们,当你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威胁时,不要沉默,要敢于行使自己的话语权。最好不要等到既成事实才去抗争,那好比是亡羊补牢。从污染企业企图入侵时就要敢于站出来大声说“不”,将其拒之家门外。因为,你们有这个权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