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盘点”非物质遗产 两百余“老家底”浮出水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4:01 北京娱乐信报 | |||||||||
信报讯(记者闫峥 通讯员陈虹 张坤)五行八作吆喝叫卖、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白纸坊太狮老会……在刚刚结束的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213个“老家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被登记在册。“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保护规划。”宣武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冰激儿的凌,雪花儿的酪,盛得多来尝口道!桂花糖,搁得多,又甜又凉又解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五行八作的吆喝叫卖声也离人们越来越远了。这次,五行八作吆喝叫卖表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挖掘出来。 今年5月,宣武区开始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宣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包括已经列入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厂甸庙会、天桥中幡、抖空竹、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白纸坊太狮老会、鹤年堂中药养生文化等213项保护项目登记在册。 目前,区文化委正在和相关街道及单位一起对这213个项目的相关文字、影像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记者了解到,宣武区此次普查的这2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可以细化为六大项。通过普查,区文化委对这些项目的起源、发展、特点等等情况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下一步,区文化委将在对这些项目的文字及音像资料进行保存的同时,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保护规划,并在适当时机为其中一些项目申报市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