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时代良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9:57 北京日报

  

时代良医

  “良医,把救济病苦作为自己全部职责与乐趣之所寄,于平凡中不懈追寻;精湛的医术、慈悲的仁怀与他们的身心浑然一体,统一在千古不变的价值观念中,无需追求得来,也没有任何受沉浮潮涌所左右的造作。观于古,历有圣贤之先范;示于今,更显难能之可贵。”

  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位良医—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笔记中的一段话,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行医准则。

  “我死也不愿意成为华主任最后一个病人”

  2005年7月25日,72岁的华益慰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手术室完成了最后一例手术。他兜里揣着的,是一张本该当天去做的胃检通知单,但是他又忙得忘了去做。

  作为一名从医50余年的外科医生,华益慰在几天前的钡餐检查中,就有了不祥的预感,但他仍然按照50年来养成的习惯,在手术前一天到病房找到因甲状腺肿物等待手术的病人杨华,向她耐心解释手术方案;术后第二天,华益慰又准时来到杨华的病房,向她嘱咐术后恢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华益慰来说,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最后一个手术了……

  检查结果出来了,做了一辈子胃癌手术的华益慰,自己竟然已经到了胃癌晚期。家人和战友震惊了,刚刚做完手术的杨华,也为这位慈父般的老大夫落泪了。她撑着虚弱的身体,来到已经昏迷的华益慰病床前,哭着对华主任的家属说:“如果知道华主任是得了癌症的人,我就是死了也不让这样的好人为我受累。让我去替华主任得这个病吧,这样的好人不能走啊!我死也不愿意成为华主任最后一个病人!”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好医生”

  “告诉那些预约的患者,十分抱歉,我不能为他们手术了。”几十年行医从未失约的老人倒在病床上,首先想到的还是病人。

  华益慰出身于行医世家,1950年就学于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医预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8年制医学系的高才生。从1961年起,华益慰在北京军区总医院、262医院、307医院分别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亲自主持北京军区总医院外一科建立工作,并多年担任主任。

  许多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没赶上门诊,便登门求医。为了方便病人,华益慰从祖孙三代不足90平方米的住房中腾出一间,专门为登门的患者义务看病。在这间小房里,华益慰接待的病人不计其数。在这里,他没有白天黑夜,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房间里,放着一张诊断床,最醒目的是床头柜上白求恩弯腰为八路军伤员做手术的照片,这是华益慰一生学习的榜样。

  在患者们眼中,华主任对待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地位高下之别。不管是农民,还是高级干部;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华益慰都一视同仁。

  一位河北省的农民,在别的医院已做了一次肠梗阻手术,由于营养不良,奄奄一息,跑了北京几个大医院都被拒之门外。面对这位垂危的农民,华益慰毅然将病人收治住院。他带领医生对患者精心治疗,终于使之转危为安,康复出院。这位农民激动地说:“华主任使我大难不死,又捡了一条命啊!”

  “让病人能省一分是一分”

  如今社会上许多医生为了赚钱多拿奖金,开大处方,用贵重药,狠宰患者。而华益慰为患者精打细算,让患者能省一分就省一分。每次大手术缝合,他尽量不用价钱高的吻合器,70多岁的高龄了,不管时间有多长、自己有多累,仍坚持一针一线仔细缝合,一个大手术就能为患者节省上万元的手术费。

  在军区总医院为华益慰拍摄的工作录像中,有几组平凡又感人的镜头:冬天为病人查体时,华益慰总是先搓热双手,焐热听诊器,尽量少暴露病人的身体;查房时,他站在病床前,眼睛认真凝视着患者讲话,和颜悦色,低声细语,耐心地解答病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地记下病人的每一个细小变化。每次手术结束,他都不急着换下手术服,而是和护士一起把病人抬上车,送回病房;病人醒来时,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站在病人床边,查看术后情况,询问病人感觉,交待注意事项。几十年如一日,华益慰养成了良好的职业习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折射出华益慰的高尚医德和对患者深情的关爱。

  现在,高烧、呕吐、疼痛折磨着已经做了全胃切除手术的华益慰,但他心中惦记的还是病人。他对肝胆外科主任于聪慧说:“我预约的那个胃癌患者交给你们了,全胃切除对病人的打击太大,手术时,尽量保留一部分胃,哪怕有一小点胃,也会减轻病人许多痛苦。”为说这几句话,华益慰呕吐了一夜。他从自己全胃切除的痛苦体会中,想到的还是他的病人。

  “一辈子没做过对不起病人的事”

  华益慰是军内外著名的外科专家,慕名找他看病的,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战士,有富豪大款,也有平民百姓。不计其数的患者在华益慰精湛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下走向康复,他们没有一个不想特别地表达一下感激之情,可又没有一个不碰钉子的。

  9年前,华益慰为一个名叫张秋海的普通工人的妻子做了小肠癌手术。事后一天晚上,张秋海找到他家,留下1000元钱转身就离开了。转眼9年过去了,没退掉的1000元钱成了华益慰惟一的心病。躺在病床上,他还念念不忘,反复向家人交待:“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张秋海,把1000元钱退给他。”

  63岁的患者刘菊荣提起华益慰就感叹:“苍天呀,你怎么忍心让好人受罪呢?”2004年3月19日,刘菊荣患结肠癌住进肝胆外科。手术前,其女儿、女婿商量要给主刀的华益慰送“红包”。刘菊荣说:“我打听过,华主任从不收礼。”女婿不信:“现在做手术都兴这个,哪有不收的?”家人还是执意包了3000元钱偷偷放到华益慰办公室,华益慰微笑着收下了。

  做完手术后,华益慰来到刘菊荣病床前,又微笑着说:“现在手术成功了,你可以放心了,钱还给你们。”

  此后,刘菊荣每隔半年找华益慰复查一次。当她第3次来复查时,华益慰住院了。望着这位好大夫,她泣不成声:“您把我救活了,自己却倒下了……”

  感受过华益慰廉洁行医高尚品质的患者,听说华益慰病倒了,不远千里赶来要再见他一面。有位河北唐山农村的女孩,几年前在华主任的手下治好了罕见的吐血症。女孩父母这次专程来到北京,想最后表达一下感激之情,打听到华益慰爱吃柿子,便专门从自家果树上摘了筐柿子送来:“这是我家种的,没花钱!”可病床上的华益慰还是没收。在与身边医护人员交谈中,华益慰坦露了心迹:有了第一次,以后就控制不住了,一定要守住“第一次”这个底线。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良医

  今年3月13日,经过三次手术的华益慰自知癌症扩散,来日不多,对家人平静地留下了这样的遗嘱:“作为医生,在多年的工作中,为病人所做的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很满足。我身后的安排:不发讣告;不搞遗体告别;不保留骨灰;自愿做遗体解剖,对疾病的诊断和医学研究有价值的标本可以保留。”这是一生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华益慰,在生命尽头的最后奉献。

  在华益慰进行胃癌手术前的检查中,人们面对一张X光照片惊呆了:华益慰的两截腰椎骨已经完全变形,这是腰椎骨陈旧性骨折造成的。医学手段已经无法考查,骨折的病痛到底折磨了华益慰多久。

  “怪不得华主任老喊腰痛。”助手们说,一上手术台,他就忘了所有的病痛,全神贯注做手术。有时一台手术就是十几个小时,腰疼得像针扎一样,助手劝他休息一会儿,但华益慰不同意,他说:“对病人的千钧重托,医生要信守诺言。”他换一种姿势,继续做手术。近一两年,由于体力不支,华益慰专门让手术室准备了一个高凳子,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在凳子上为病人做手术。

  从医56年来,祖国无数次向他召唤,华益慰没有一次失约:抗美援朝,他踊跃报名参军;西藏医疗队、辽宁海城抗震救灾、唐山抗震救灾,他一次次临危赴难,救死扶伤。

  1998年,华益慰退休返聘到医院专家组后,不顾年事已高,仍然战斗在临床一线,每年都要亲自做手术百余例。老伴劝他控制点手术量,他说:“都是癌症病人,不安排就得往后拖,怎么忍心看着病人受折磨呢?”就这样,华益慰退休后一直高负荷运转,直至去年7月被查出胃癌晚期,坚持做完最后一例手术。

  华益慰说:“做医生啊!除非你是身体顶不住了,才能停下来,否则总要做下去,这就是医生的天职。当医生的如果有病人愿意找你看,信得过你,就是最大的欣慰。”本报记者王皓通讯员程文祥冯飞RJ21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