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访谈:我们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0:13 河北日报

  新闻纵深:听了您的讲述,我们感到您和战友们在接下来的14天完成的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李升堂:现在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作为机场调度,我们根本无法控制外来飞机的数量,只能来多少接多少;事先也无法知道飞机的来向、高度、速度、机型和到达时间,一切都只能在飞机进入那部超短波电台通讯范围之内的几分钟航程之后再行通报;甚至没
有地面上的通讯、雷达、气象保证。

  新闻纵深:当时整个唐山机场可以用“生死时速”来形容吗?

  李升堂:的确。7月29日,大批救灾物资、救援人员开始运抵唐山机场,直升飞机开始执行空投任务;7月30日,外运重伤员的工作从唐山机场拉开序幕,来自全国30多个机场的13种飞机接踵而至,像群燕般在唐山机场上空盘旋。降落,迅速卸下救灾物资,立即抬上伤员,起飞。一分钟的时间,不知道可能改变多少唐山人的命运。

  新闻纵深:整个塔台指挥以及起飞线、着陆线、滑行道、停机坪的现场指挥导引任务全靠你们5个航行调度员来承担吗?

  李升堂:是的,当时我们手握话筒,两眼不停地环视四周指挥通场,加入航线转弯的飞机,根据空中飞行员报告的声音大小和清晰度、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来判断飞机机型、飞来方向,立即根据机型心算出飞机的到达时间、进入机场上空的高度,然后通过目测指挥降落;同时口中不停地回答空中、地面上飞行员的各项请示;还要随时关注起降飞机可能出现的偏差,真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敢松懈一秒。

  新闻纵深:我们从资料上看到,最短的一次起降间隔时间只有26秒?

  李升堂:为了抢时间,一次,一架从上海前来运送药品的三叉戟飞机刚刚接地,我马上命令一架装伤员的大型运输机滑进跑道紧紧尾随刚刚降落的三叉戟飞机由北向南起飞。飞机刚一离地,我又指挥跑道另一端刚刚卸完救灾物资的小型飞机滑进跑道向北起飞。小型飞机刚刚上升到正常高度,我立即命令它“小坡度左转30度,以避免与此刻由北向南正在下滑的另一架大型安-24飞机相遇”。

  与此同时,安-24开始转弯下滑,另一架盘旋在机场上空的小型机01号机机长周世江见缝插针,猛蹬一个左满舵,飞机向左一个急转弯,紧紧跟在安-24后面。安-24刚一降落,01号机也安全降落———不到十分钟时间,五架飞机安全起降,最后两架飞机落降间隔仅有26秒。

  新闻纵深:我们很想知道,你们创造的直升机钻进起降飞机间隙进行起落的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李升堂:灵活机动的直升机承担着向唐山空投慰问信、衣物、食品、药品以及从交通不便的灾区将伤员转运到唐山机场集体外运的重要任务。但是,在已经超强度飞行的机场上,再组织空投飞行,这是正常飞行调度工作中无法想象的。

  为了保证直升机安全起降,不危及其他飞行,我和领队机长商定,在大航线里建立小航线,让直升机“钻进起降飞机间隙”,在大型飞机两头起飞的同时,在跑道“中心开花”,与起落航线上的飞机交叉起飞。

  飞行员把直升机停放在塔台车旁,控制在指挥员目视监视下,利用下滑降落飞机的间隙,直升飞机交叉穿过其他飞机的下滑线,在航线外面爬高,空投后立即低空返航,从正常飞行的其他飞机下方“钻”进机场降落。为抢时间,直升机落地后不停发动机立即装运,然后迅速“钻”出机场空投。

  新闻纵深:这样复杂紧张的局面,这样见缝插针的指挥调度,这样严格的技术要求,飞行员要冒着随时机毁人亡的风险,你和飞行员都不害怕吗?

  李升堂:不害怕。那个时候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抢时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飞架次———因为对那时的唐山人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啊!

  李升堂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并不讳言,在最初的日子里,前所未见的众多飞机同时飞行的场面,强大的飞行安全压力曾使他有些不知所措,但是在飞行员与地勤人员的通力配合下,这些中国军人终于共同创造了航空史上的飞行奇迹。

  采访/本报记者 朱艳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