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申遗虽已成功 保护尚须努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2:26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李宁源

  昨天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世界遗产名录中,已有32项列在

  中国名下,而四川也已有5处世界遗产,成为了中国世界遗产第一大省。

  但在高兴之余,我们是否也应思索,此次申遗的成功是否能够起到进一步保护自然遗产的作用,如何不让这个“福”成为“祸”?

  名气大了,规格高了

  拥有世界遗产这个名号意味着什么?“其实就是名气大了,一个景点或文物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就意味着它的名气将在全世界打响。”四川省文物局副研究员朱小南说。

  同时,在保护上也将大踏步升级,“简单地说,成为世界遗产的景点或文物将受到全世界的监督。”

  按照规定,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隔6年,世遗大会都将派官员前往该地区监督审查,一发现该景点或文物遭到破坏,立即提出警告甚至除名。另外,每个前往该地区游览的“地球人”,都可以根据所见所闻进行监督,随时向世遗大会提出意见。

  “具体的工作还得保护方自己做,规格高了,难度更大了。”朱小南说。

  已有前车之鉴

  在世界遗产名录上,中国已有32个项目,在182个缔约国中位列第三,但记者对这些项目回访发现,世遗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运。

  长城早在1987年便成为世界遗产,最近,长城管理委员会完成了向社会征集墙体刻字去除方案活动,但尚无良方。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墙体已被游客留言布满,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告诉记者,长城的损坏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保护仍存在难题。

  山西平遥古城墙也有同样命运,连续三次坍塌让全世界关注。

  同为1987年申报成功的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也让考古工作者担忧,面对庞大的客流量,敦煌博物院开始减少开放的洞窟数量,但对洞窟内文物的偷盗行为还是让他们防不胜防,“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着手在全洞窟建立红外线保护装置。”敦煌博物院副院长王旭东说。

  作为自然遗产,张家界就被世遗大会亮了黄牌,他们修建了观光电梯,此举被遭到了世界各地的游客的非议,被认为对整个景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名气大了,游客来了,保护就成难题了,同时,很多地区把世遗当成了旅游商标,成为推介项目,在旅游规划中,也就对景区任意践踏。”一位旅游业人士说。

  生态脆弱难容旅游

  如何利用世遗,四川省已有打算。

  在接受采访时,四川省申遗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吉祥兴奋地说,世界遗产将极大地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能提高大熊猫栖息地的美誉度,提升成都、四川的国际形象。

  但是,记者从四川省卧龙大熊猫繁育基地却了解到,大熊猫栖息地的生态无比脆弱,“大熊猫只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带活动,主要活动区域远离人群。”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高级工程师李德生告诉记者,一旦失去活动的环境,它们种群的数量将随之减少。

  大熊猫饲养员韩洪应对此也深有体会,大熊猫虽然生性活泼,但惧怕与人类接触,而且过度圈养也会让大熊猫丧失野性。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面积9245平方公里,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这里生活着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