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功能性饮料并非人人都能喝 饮用不当会导致发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1:23 国际在线

  夏日炎炎,各种名目的饮料火爆登场。而如今,这些饮料所做的广告已不局限于补水解渴,还要补充维生素、减肥甚至治病了。

  不过,在记者的调查中却发现,今年夏天,北京各大医院内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就比往年增加了不少,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病人并不是由于炎热的天气所引起的身体不适,而是因为饮用了市面上销售得热火朝天的功能性饮
料。

  这些号称具有各种功能的饮料到底有什么神奇作用呢?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呢?

  专家解读

  多糖饮料帮助消化。肠道吸收不好,需增强体力者不宜喝

  目前市场上卖得比较火的一类是多糖饮料,像“尖叫……”、“冲动……”等系列,本来体现的青年人的青春活力,但饮料本身起的作用却可能并不是那么回事。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专门从事饮料研究的廖小军博士解释说,其实所谓多糖饮料中的多糖指的是膳食纤维而不是糖分。膳食纤维的作用在于帮助消化,排除体内毒素,便秘的人长期饮用,可以慢慢调节肠道,缓解和治疗便秘。同时,膳食纤维进入人体后不消化、不分解,喝过之后会有一种饱腹感,所以它也助于减肥。

  但对于肠道吸收不好的人来说,摄取膳食纤维过多,会引起进一步的营养不良。想要补充身体能量,增强体力的人群,选用这样的饮料不但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还会引起食欲不振。

  矿物质类饮料补充矿物质。老人和儿童要慎喝

  借饮料补充矿物质也是饮料厂商的广告策略,像“脉动”等。矿物质饮料中由于添加了人体所需的铁、锌、钙等,同时,这些矿物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也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所以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但廖博士告诫消费者,有些矿物质含有抗疲劳成分,在人体上达到的效果是长时间使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所以这一类饮料只适合于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并且不适宜长期饮用。他特别指出老人和儿童不适宜饮用。

  维生素类饮料补充维生素。饮用过量对身体危害大

  在铺天盖地的饮料广告战中,补充维生素成为许多厂商的法宝,像红牛之类的。而事实上,补充维生素也是不能过量的。

  廖博士指出,虽然维生素可以维持人体发育并且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人体摄入维生素等过量了,就会有各种副作用。如维生素A过量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干燥、发痒、皮疹、脱发、头痛、恶心、呕吐、肌肉无力、骨关节疼痛等。

  此外,维生素C摄入过高还会引起腹泻、腹胀等,甚至造成铁吸收过度,引起肝脏中毒。同时也有些消费者,盲目将营养素类饮料与含有酒精的饮料一同饮用,从而造成脱水,甚至损害心脏和肾功能。

  低能量饮料减少营养吸收。体能消耗大者及儿童不宜饮用

  当前市场上最吸引女性消费者的饮料莫过于所谓能减肥瘦身的低能量饮料了,像什么“窈窕淑女”,它的实际效果又如何呢?廖小军解释说,这种有着所谓“美容修形”功效的饮料无非就是降低了产品中各类物质的含量,从而达到人体最小限度吸收营养的效果。减肥的人群可以适当饮用,但一味地将这种饮料当做日常饮水,则会引起营养不良甚至影响身体发育,体能消耗较大以及正常发育的儿童是不宜饮用的。

  运动平衡饮料增加体内盐分。运动量少者不宜喝

  目前市场上比较受宠的另一类饮料是所谓运动型饮料,比如说什么“体饮”等等,但是喝的人可能不知道,如果没有什么运动消耗,长期喝这类饮料,会让体内的盐分增加许多,血压也会升高,心脏负担加重。

  廖小军说,运动平衡饮料大都含有大量蛋白质、多肽和氨基酸,起到了及时补充人体因为大量运动、劳动出汗所损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盐分),使体液达到平衡状态。

  但廖博士强调说,消费者一定要明确产品提及的“体能消耗者”的准确定义。普通人日常的活动以及缓和的有氧运动只能称之为健身运动,而不是体能运动。体能运动是指专业性质较强的,或者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所以,没有程度较高的盐分流失而进行平衡补充,只会增加机体负担,引起心脏负荷加大、血压升高。因此,正常活动的儿童和成人,身体代谢功能不强的老人都不适宜饮用。 -文/ 实习记者 赵以宁

  温馨提示

  饮料代替不了白开水

  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需水量2500毫升左右,主要来自饮水、食物中的水及体内代谢产生的水。白开水不仅最解渴,而且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迅速补给电解质,起到调节体温、输送营养、洗涤肠道、稀释尿液的作用。

  当然,白开水也要喝新鲜的,25度左右的新鲜的温开水,其生物活性和人体细胞内分子活性近似,能提高脏器中乳酸脱氢酶的活性,迅速降低累积在肌肉中的“疲劳素”———乳酸,从而加快细胞含氧量,消除疲劳。所以,任何饮料都代替不了白开水。

  来源:北京科技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