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群众盼望我们做更多实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5:41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道孚县委书记益西达瓦印象

  ■本报记者陈建兵近300家商铺沿公路如两串珠子铺开,熙熙攘攘的人群忙着购物,7月的高原小城显得生机盎然。“道孚真的在变。”指着从身旁疾驰而过的一辆辆装满矿石和货物的大车,10日,道孚县委书记益西达瓦对记者说。

  大车流量可看作当地经济的“晴雨表”。而4年前,这些大车更多时候只能停在自家院坝里———因为天然林禁伐后,基本靠单一“木头经济”支撑的道孚开始进入一个艰难的产业结构调整期,全县年财政收入曾一度从1千多万元减至196万元,并不可避免地引起连锁反应:干部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油库拒绝给机关车辆加油,甚至一些商家外迁、大车停运……2002年10月,益西达瓦在道孚刚上任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挑战。

  “要摆脱困难局面,不仅要流汗,还要靠头脑。”经过深入调研,益西达瓦认为,道孚不缺资源优势,最缺的是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开阔的发展视野。

  于是,益西达瓦代表县委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喊出“重塑道孚形象,再创道孚辉煌”的口号。上任不到2个月,他带领干部跑完全县的所有乡镇,充分吃透县情后,他们很快又出现在成都等地的招商引资会场上。2003年,道孚引进建设资金1186万元。

  “道孚经济不仅要重新起步,更需要加速。”2003年,益西达瓦集中班子智慧,提出全县“做好六篇文章、培育五大支柱、抓好三项工作”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短短3年时间,道孚县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2005年,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40万元,是当地天然林禁伐后首次破千万元大关;当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0元,比2002年增370元。

  “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了加快发展,初步实现了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这种发展势头令大家欢喜。”道孚县的干部群众评价说,现在道孚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二次创业的奇迹,靠的就是益西达瓦带头洒下血汗后所产生的化蛹成蝶的效应。采访札记

  “人民赐我权,敢不为人民尽忠贤。”随手翻开益西达瓦的笔记本,这句话醒目地出现在第一页上。

  “这是你对自己的警戒,还是鞭策?”

  “两个意思都有吧。就是想让自己时刻记住,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动力。”益西达瓦认真地说。

  “骑7天马,连续翻越7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却只能走访11个村。而就在这11个村里,我震惊地看到一些农牧民竟然还因为贫穷而无房住……”这句话是益西达瓦2003年初一次下乡调研后含泪写在工作笔记本上的。当晚,益西达瓦彻夜难眠,他不停地责问自己:为什么自己没早点发现这种情况?

  那次调研后,道孚县立即组织开展干部“进百村、访千户”活动。到2005年,全县102户无房群众全部住进了新房。当书记4年,益西达瓦把很多时间都用在带干部下乡村调研上,每次下乡调研后形成的一项项决策也在给道孚农村不断带来新变化。前不久,一些群众还送给益西达瓦一个“下乡书记”的爱称。

  “不能松劲,群众在盼望我们做更多的实事。”采访中,益西达瓦对记者说的这句话很质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