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温州船老大撒网非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1:03 温州都市报

  远洋捕捞船长细说几内亚比绍捕鱼经历在遥远的非洲捕鱼,听起来也许是一件很让人自豪的事。但个中滋味又有谁知道?在那个陌生的国度里,他们是怎么捕鱼、怎么卖鱼的?让远洋捕捞船长、40多岁的市区人倪岳津告诉你那段在非洲的非同寻常的经历。

  ■本报记者 叶锡环

  

温州船老大撒网非洲

  倪岳津和非洲朋友在渔船上

  

温州船老大撒网非洲

  远洋渔业船队出行仪式

  市委书记前去送行

  1991年10月18日,是一个令老倪终生难忘的日子。“嘟———”伴随着悠扬的汽笛声,由中国水产总公司牵头组建的28艘渔轮船队,从广州珠江口起航,浩浩荡荡地开赴西非几内亚比绍海域,进行为期2年的远洋捕捞作业。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走出去”参与全球渔业资源开发,拓展海洋捕捞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直是我市渔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人就曾在斯里兰卡投资成立兰华远洋渔业公司,但由于当时斯里兰卡政局不稳,我市的远洋渔船尚未驶出港口,公司就已被迫关闭。

  自1985年我国首次组成赴西非远洋渔业船队,抵达西非海域实现远洋捕捞“零突破”后,这已经是第九批次了,这次远洋作业,温州派出了两艘渔轮,每艘渔轮有12名温州人,其中就包括老倪。

  “当时,中国水产总公司连续几年在全国各地招募人员与船只,组队赴西非从事远洋捕捞作业,我在大学里学的又是远洋捕捞专业,很想趁这个机会出去闯荡一下,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后就去报名了。”那时候,温州人出国的机会还不多,老倪是揣着梦想、带着家人的声声叮嘱开始遥远的西非之行的。

  当时我市上下对这次远洋捕捞作业也相当重视。在隆重的欢送仪式上,时任温州市委书记孔祥有专程赶来送行,希望大家在异国他乡打出一片新天地,为温州人争光。“当时,挂靠中国水产总公司出征的温州远洋捕捞队,前后总共有三批,我们属于第二批,但规模和影响都是最大的。”老倪回忆道。

  庞大的船队渐行渐远,可此时此刻,老倪的内心却犹如翻江倒海,外面的世界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奈?

  风口浪尖颠簸46天

  按照规定的航线,从广州到几内亚比绍,航程有一万多海里,历经三大洋,历时46天,其间还要克服气候剧变、航路不熟以及语言不通等重重困难。“在印度洋,我们正好赶上了季风期,还差一点丢了性命。”老倪回忆起这段刻骨铭心的航行,至今还心有余悸。

  老倪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航线:广州珠江口—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亚丁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加纳利岛—达喀尔—几内亚比绍。“我们的前一段航线,走的恰恰就是当年郑和船队的行进路线,所不同的是,郑和七下大西洋,最远只到了红海口和非洲东岸,我们的远洋渔船队则穿过红海继续西行,过苏伊士运河,横渡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大西洋,最后直抵非洲西岸。”

  从马六甲海峡出来后,刚开始一直风平浪静,海面上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可没过多久,印度洋上突然白浪涛天,呼啸而来。“那可是整整5天时间啊,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大风浪,从来没有这样怕过,人根本就站不稳,船也不能回去,只能跟着船队走,每个人的精神都差不多要崩溃了。”200吨的小渔轮大海上犹如一叶小舟,天在晃,海在晃,船在晃,人在晃,上下左右,五脏六腑都在晃。不出三天,船员们个个就变了样,眼窝也开始凹陷,脸瘦了一圈。

  5天后,风浪终于小了,但也耽搁了到苏伊士运河补给的时间。“船上的食物吃得所剩无几,连国内带来的一点咸菜也吃完了。我们只好在海上钓鱿鱼吃了。”老倪苦笑着说,“鱿鱼是趋光性鱼类,船上的灯光一打,就会成群结队地游来,这时候用铁丝做成钩,放点饭粒等饵料,一两个小时就钓到上百斤,煮熟了就当饭吃。”

  惊心动魄的时刻过去了,最后一帆风顺来到离非洲大陆比较近的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28艘中国渔轮分别从这里进入西非十几个国家的海域,与温州的两艘渔轮一起开赴几内亚比绍的还有烟台的2艘渔轮。

  忍痛倾倒大量带鱼

  到达几内亚比绍后的第三天就开始海上作业了。

  几内亚比绍是全世界20个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领土由大陆部分和60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约300公里,气候炎热,盛产带鱼、黄鱼、鱼免鱼和墨鱼等,但由于当地生产技术落后,渔业捕捞主要依靠外国人,渔业外汇收入是该国的重要经济来源。

  “交了一大笔渔业资源税后,我们来不及休息马上就投入生产,按规定,平均每天要起10网,大家在船上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老倪说:“由于人数少,起网半个小时后,大家就抓紧时间睡一下,马上就接着干活,而且天天要报产量,谁也不想比人家落后,所以干起活来都很卖力。”

  在陌生的海域打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个地方有鱼,哪个地方藏着什么鱼,哪个地方是鱼窝子,都得搞清楚,而且捕捞方式与国内也完全不同。中国人打鱼过去都是两艘船拖一张网,因为海底较为平坦,而大西洋的海况和国内完全不一样,海底到处是险滩暗礁,稍不留神渔网就会报废,因此只能用一艘船拖一张网,而且船上还要安个支架放着不同种类的网。

  “中国人打鱼有个特点,只要是鱼都捡到船里再说,但到了国外就完全不一样。”老倪说,有一次他们捕到了大量的带鱼,兴高采烈地盼望能卖个大价钱,谁知船到了西班牙拉斯帕尔马斯水产交易市场后,无论出多低的价格,人家坚决不要。最后没办法,只好说白送给他们,可对方居然连白送的也不要。后来才知道,因为当地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自古以来就不吃无鳞鱼,辛辛苦苦捕上来的带鱼就这样白白扔回大海。

  儿子拒认“黑人”父亲

  既然到了非洲捕鱼,谁都想亲眼目睹一下非洲大陆,不过这种机会少之又少,因为按照“捕捞协定”,我方的捕捞船只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准靠岸。老倪作为船长,一年中最多也只有半个月时间才能享受这种“待遇”,有的船员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一次都没踏上过陆地。

  打鱼的日子非常枯燥,时间一长,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时候,船上没有通讯设备,与家人惟一的联络方式就是写信,但由于远隔千山万水,一封家书抵达船员手中已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但辛苦归辛苦,收入还是颇丰的。那时候,作为船长的老倪年收入有4000到5000美元,一般的船员也有4000美元左右,而当时温州一般的企事业工作人员年收入也才几千元钱。

  两年的时间终于熬过去了,老倪终于回到了温州,他出国时儿子才1岁,回来时儿子刚学会讲话。当儿子看到满头长发、黑不溜秋的爸爸时,惊讶地叫道:“这就是爸爸?”

  2004年4月24日,温州渔船远洋捕捞也翻到了崭新的一页,隶属乐清市天祥远洋渔业公司的两艘渔船,在该市七里港镇正式起航后,开赴印尼阿拉弗拉海域进行为期1年的捕捞作业,这是我市历史上首次以温州渔船的名义到国际海域进行作业,当然,这些渔船的航海以及捕捞设备等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与过去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相关链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西非国家,面积36125平方公里。人口153.7万(2004年)。有27个民族,其中富拉族、巴兰特族、曼丁哥族占全国人口的80%%。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通用克里奥尔语(无文字)。1/3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宗教。首都比绍,平均气温27℃,位于非洲西部,包括比热戈斯群岛等岛屿。大陆部分北接塞内加尔,东、南邻几内亚,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300公里。

  曾为非洲古国桑海帝国的一部分。全国划分为北部、东部、南部3个省,下辖8个区、36个县。农业国,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渔业资源丰富,2004年,农牧渔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