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热点快评:“短信民主”大可怀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5:15 金羊网-羊城晚报

  □王威

  今年5月以来,吉林省舒兰市所有移动电话用户都接到了市纪委的群发消息:欢迎广大市民发短信,对144名重点岗位中层干部进行“优秀”和“较差”评定。市民可通过短信平台查询到全部参评干部的资料,然后根据每个干部的排列序号,编辑短信选择“优秀”或“较差”进行发送,发1条信息付费1元。同时,还可以查询到参评人的票数及排名情况。(
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有人对此“感觉不错”,认为比起只在政府内部发放问卷调查的考评方式,短信评定干部是一种“进步”。然而,在笔者看来,“进步”之说大大可疑。

  首先,短信投票的结果未必都是民意的真实表达。舒兰市一名得了100多票的干部就说:“听说有人得了900多票,不知真假!一些朋友曾建议我买手机卡给自己投票,或者发动亲朋好友投票,我认为不可取。但如果真有人造假,而又无法识别,就会影响评定的真实性。”短信最主要的特点是匿名,这就给某些干部重复投票、贿选等小动作留下了空间。

  其次,大部分百姓并不了解这些候选人的工作情况,因而可能会出现“无意的不正确评价”。手机用户来自社会各界,他们对被评议的“144名重点岗位中层干部”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一次,更不用说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绩效了,传到民众耳中的也许是以讹传讹的小道消息。当然也就不能排除有的人因为个人恩怨,故意编造、散布、传播一些“故事”。这样的“拇指海选”难免有“盲人摸象”之虞。

  最后,所谓“拇指民主”是一种“收费”民主。前不久,湖南永州也举办过“十杰干警”的海选,三种投票方式都要花钱:寄送选票要贴邮票,短信投票每条1元,拨打热线电话则是按照每分名钟1元。有的市民就直言不讳地说:“1条1块钱,老百姓有钱没处花了?”作为政府举办的评选活动,应是非商业性的,不该让百姓来付钱,而应由政府来全部负担。

  据说舒兰市纪委在开展此项活动之前,考虑到了“风险规避”问题,并采取了一定措施,最终除了短信之外,还要通过问卷调查、民主测评、纪委随机走访等传统形式对干部进行打分,而公众投票仅占年底综合测评总分的10%———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所谓“拇指民主”,居然“贬值”如斯,这不又是一种嘲讽吗?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