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委书记的“手机故事”想到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7:58 新华网 | |||||||||
手机号码属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属隐私,隐私受法律保护。这是一般情况。但官员的手机信息,有时候可以另当别论。比如江苏省的姜堰市。这个市的市镇两级主要领导的手机号码,“全部向社会公开,24小时开通”。 这是真的吗?人们根据“经验主义”,有理由怀疑其是否“作秀”。也因此,发生在姜堰市领导身上的一些“手机故事”也就既不足为怪又催人深思。就说市委书记高纪明,
由此想,对于领导的“个人信息”,真的应当认真考量。 其一,领导的个人信息当然也有其隐私权,换言之,领导的住址、宅电和手机号码不向社会公开,并不为错,并不为过,我们不应上纲上线苛责。只要其办公电话等信息畅通,就应视为正常。 其二,领导信息若出于自愿公开,也不是什么“侵犯隐私”之事,相反,这应视为领导同志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有效通道。事实上,历来都有将个人信息告知群众的领导。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家里就常有农民兄弟来访,成为座上宾。我们不是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吗?不是常说自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如果在自愿的情况下撤除“信息藩篱”,其工作效率肯定会大大提高,与民众融为一体肯定会尽快实现。 其三,进一步说,领导自愿公布个人电话等信息,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具体体现。公布手机号码,肯定工作量会猛增,事情会多起来,有时可能还会麻烦多多。但是,从此打开了一条直通民情的通道和直通车,也是毫无疑问的,易于拉近与民心的距离也是肯定的。当然,这要有前提,这“通道”不是摆设,不是花架子。 其四,公布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长远看去,并不会带来多少麻烦,本来就是领导的本职工作。此外,应当看到,你领导公布了手机号码,没有多少人会拿这个号码去和你捣蛋——只要你的施政得要领、得民心。这也从另一方面对领导的从政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该这么去考虑问题:公开手机号码,也是检验领导的工作水平如何的有效测验题。 此外,十分明显,信息公开,还会带来若干正效应。这一点,同样不言自明。 还是想说,这类举措,一定要出自真心,而不要作秀。这些年,一些地方、单位设了“政府热线”、“市长热线”之类,但有的就不正常,或者是虎头蛇尾,开始通,接着半通不通,再下来就不通了;或者是官腔太重,吓跑民众;还有的,干脆不办事,整个一个“银样蜡枪头”,摆设,糊弄人的。凡此种种,我说,不办为好。 “一颗诚心换来91万颗真心”,这是报道姜堰的“手机故事”的一家媒体做的标题。心与心是需要沟通的,官员手机号码公开,不失一着妙棋。 (朽木) 相关新闻: 舒兰是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县级市。今年5月以来,舒兰市所有移动电话用户都接到了市纪委的群发消息:欢迎广大市民发短信,对144名重点岗位中层干部进行“优秀”和“较差”评定。(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报道中有人对此评议方式褒奖有加,说“这种短信的形式更直接,投票者没有任何顾虑,结果更接近民意”,说“此举可以让政务人员直面百姓,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但笔者以为考核干部毕竟不同于征求对政府决策或部门行为的意见,采取此种评议方法弊端多多,并不可取。 来源:扬子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