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带头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5日10:20 海峡网-厦门日报

  ——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纵横谈之四

  过去,在农村流行着这么一句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虽然现在时过境迁,但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仍然有着一定实际意义。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我们备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特别是带头人,任重道远,使命光荣。建设新农村,关键要有一批像焦裕禄、谷文昌那样的带头人。毫无疑问,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好
带头人,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挂在心头的大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郑重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新农村就是农村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过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实现和谐,提高农村产业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收入,让广大农民改善生活,步入小康社会行列。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性工程,一个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功业,作为共产党人不去作为,谁来作为?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党员干部不去带头,谁来带头?

  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好带头人,首先要有解放思想的胆略与气魄,要有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毅力,要有创新与突破的雄心与壮志。近些年来,我市在破解“三农”难题上,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探索,奋发有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厦门在建设新农村方面,也遇上了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面对这些难题,是睁一眼闭一眼地绕道走,还是“单刀直入”,考验着我们的“领头羊”、决策者。所幸的是,市委、市政府从不回避,而是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改进工作,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去年5月以来,我市从城市突围,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不仅打破岛内空间不足影响可持续性发展的局限,而且探索一种让农民长期受益的长效机制,尽可能降低农民获取收益的风险,有效地破解“三农”难题。

  如果说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是造福农民的崭新创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胆实践,那么,领导这场变革的谋划者和推动者,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带头人,新时代的引路人。有了这样解放思想、脚踏实地的带头人,厦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如今,“金包银”工程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新生事物,并从厦门开始推广到其他兄弟省市。在建设新农村中,如何确保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建立长效机制,是构建这一核心的有效途径。火炬(翔安)产业区和同安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为农民送来了“金包银”,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前景。由于“金包银”的广泛推行并开始产生效益,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向广大农民走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些十分朴实而富有深刻哲理的“群众语言”,恰恰说明了带头人的极端重要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宗旨意识,在各自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需要这样的先锋模范,这样的优秀共产党员。奋战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的每一位党员干部,一定要主动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积极行动起来,不畏艰难,不怕风险,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勤于作为,勇当改革开放的先锋,争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带领广大农民大踏步地奔向小康社会!(本报评论员 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