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学校长狠批高考招生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01:48 东南快报

  这两天是全国高考重点线以上学校录取的关键时刻。然而昨天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现场,几位中国大学校长,却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现行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办法,使用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性”语言。中科大校长朱清时称,如果郭沫若参加现在的高考,这位大师级人物肯定会被扼杀。

  

大学校长狠批高考招生制度

  

大学校长狠批高考招生制度

  随着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市场,在天价奖学金的诱惑下,众多高考状元被抢走,于是“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成为当今媒体报道的焦点。更有学者抨击中国名校体制的弊端,称“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学”。

  高招模式被人为地单一化了

  经常在会下被记者团团围住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习惯地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说话:“现在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高考录取,都是按成绩一分一分地顺着从高往低排,差一分都不行!但是,一次考试、一分之差真的就差很多吗?”他摇了摇头,“哎呀!现在动不动就是公平、公正,整个社会的神经高度紧张,已经脆弱到不太正常的地步了,学校还能有多大的空间来自由挑选人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我是做应用科学的。我们设计一个系统,不会把命脉都放在一两个节点上。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要崩溃。可现在的高考招生就是这样一个节点,高考招生模式是被人为地单一化了。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说:“我对那些报考香港的大学却仅以一分之差落榜,并由此可能造成失学的高分学生抱以同情”。他说,“现在的高考规则,基本上是没有第二志愿的规则。”

  

大学校长狠批高考招生制度

  郭沫若参加高考肯定落榜

  做事向来严肃认真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这次特地带来了他的四川老乡、中国科技大学老校长郭沫若先生早年读中学时的两张成绩单。

  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5月28日所发,郭老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分,算术100分,经学96分,几何85分,国文55分,植物78分,英语98分,生理98分,历史87分,图画35分,地理92分,体操85分。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老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分,品行73分,作文90分,习字69分,英文88分,英语9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7分,植物80分,图画67分,体操60分。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生理等比较优秀。

  朱清时笑着说,谁能想到,郭老后来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大考古学家,“从小看到老”的话不一定靠得住啊!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很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像郭老这棵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扼杀了。

  地方政府

  高考成绩变政绩工程

  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学校把高考作为政绩。他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2005年,某地一学生以600分以上的高分考上了中国科大,可这名学生居然没有报到。经了解得知,学校建议这个学生复读一年,再考北大、清华,还许诺给这个农家子弟10万元奖金。“这样就糟了!受害的还是学生!”

  朱清时承认,在目前的国情下,考试还是必要的,它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而且是千百万农村和基层弱势群体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因此不能轻易废除考试。但是,迫切需要改革目前“一槌定终生”的考试方法。

  深入分析

  学者批名校体制弊端

  “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学”

  随着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招生市场和“北大清华沦为二流说”争论的深入探讨,抨击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学府的言论网上盛行,但发泄式的指责毕竟是义气用事,图一时口舌之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学者、博主等狂轰乱炸的背后,是他们对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大学精神流失与削弱的遗憾与惋惜……

  国际竞争警醒名高校

  其实,北大清华不是没有辉煌的历史,但不合理的教育模式、过多官僚习气等弊病已经把两所王牌高等学府“毁”得不轻,曾经拥有的光荣传统正在丧失,如今走在清华园内或未名湖畔,已经很难感受到昔日骄人傲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氛围。北大清华等内地高等学府之所以口碑沦落,是因为自身没有创造出与国家投入相称的学术贡献,深陷市场化洪流的他们只想着如何要求政府不断投入,或理直气壮要求政策“倾斜”。结果,政策倾斜惯坏著名高等学府里的“达官贵人”,他们不需要与其他院校的人公平竞争,依靠地利之便可以得到科研项目经费,把持学术圈大权!

  庆幸的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名牌高校进军内地抢生源,实际上是打破北大清华等著名高等学府在生源竞争、学术科研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垄断。而且,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如果哪天剑桥、牛津等世界一流大学也进军中国拓展教育市场,现在的内地高等学府恐怕放在世界三流大学中,根本算不上佼佼者。

  “中国没有真正的大学”

  一个时代的大学学风从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兼容并蓄、学术自由”的气息已经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精神”的最核心内容。中国大学远远偏离了大学正道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中国内地的高等学府现在只是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地方,为了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在服务于社会的某一职业,谋求自己的生存。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为时尚所左右,教授们的“科研”大多是急功近利地跟踪、模仿、复制甚至抄袭。

  对此,学者张汝伦曾经对当前中国大学的境况痛心疾首:“60年前,人们因为国难深重,偌大的校园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才冲出书斋,今天的大学真的又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或已无需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吗?只要在大学校园里走一圈,不难得出答案:公司、商行、卡拉OK和超市乃至歌厅舞厅和酒楼,大学一概不缺,惟独缺乏它自己的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也曾经发表博客文章,高喊“中国没有真正的一流大学,只有三流的大学”。他说,中国只有传播知识的大学,没有创造知识的大学,人文精神环境大大地倒退,有不少知名教授包括经济学家忙着挣钱,根本没用心做学问、指导学生。

  老外把脉

  斯坦福大学校长称

  中国高教瓶颈:师资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15日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说:“中国高等教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吸引世界水平师资。高等教育扩招容易,但要吸引高水平教师,大概还需要二三十年时间。”

  约翰·亨尼斯说:“最顶级的教授,向来是极少的、缺乏的。假如有人愿意出足够的钱,让斯坦福大学扩张一倍,但要保证教学质量不降低,我想至少需要20年时间。”斯坦福为培养优秀人才尽量避免“近亲繁殖”,约翰·亨尼斯说:“我们大多招收外校培养的硕士、博士,很少招收自己培养的学生。我认为这通常是好大学的标志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高等学校数约为200所,在校大学生大约11万人。到2005年底,中国的高等学校数为2300余所,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已超过23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

  他说:“美国最好的大学规模都不太大,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万人。”

  相关链接

  关注内地名校“二流说”

  北大清华:狼来了?

  

大学校长狠批高考招生制度

  今年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香港高校,将继续在内地20个省市共招收1300多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近日许多内地尖子生舍弃北大、清华转投香港高校的事情也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一些省市的高考状元在50万港元的利诱下,从清华北大转投香港高校怀抱。因此,“北大清华将被香港的大学扫成二流”的学者观点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

  其实,这本来是件好事。这不是“狼来了”,而是“鲶鱼效应”。对考生和家长来说,能够直接到香港读大学,无疑是多了一种选择,多了一个机遇,多了一番心跳。从推动整个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角度看,香港地区高校介入内地高考招生,肯定会对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内地高校产生不小的震动,肯定会推动内地高校加快高教改革,但这需要时间。

  而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香港地区高校的到来,能够对“一切围绕高考指挥棒转”的内地教育体制产生足够的震动。“一考定终生”、“高分低能”等内地教育的弊端,人们已经深恶痛绝。作为另外一种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香港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和活力,这些都值得内地高校借鉴。特别有关面试安排,对于全面了解考生素质,了解试卷外的考生能力、气质、修养、谈吐、反应等等,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本版综合新华、《中国青年报》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