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职业医闹”何以渐成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02:48 海峡都市报

  N综合

  三三两两积聚在医院附近,一旦有活,一声招呼迅速组队出动,凭借人多势众找个借口在医院一通胡闹,又哭又喊,砸东西,送花圈,聚伙不散,医院方最终坚持不住,给胡闹方数钱,使之拿钱走人———这就是昆明市一些外来游民利用医患纠纷寻衅滋事的惯用伎俩,当地有媒体称其为“医闹”,而这种找借口到医院闹事生财的方式在一些地方已经逐渐
形成了一个“产业”。

  一种职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正是医疗行业制度的缺陷和医患矛盾长期缺乏权威而有效的裁断导致公众“病态情绪”激化,使“医闹”找到“商机”。

  职业“医闹”渐成产业

  昆医附一院一位资深大夫告诉记者,据他所知,几乎各大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被“闹过”。他说:“医院面对这种事情都很头疼,被闹得狠了,到最后如果实在顶不住了,就只能拿钱‘消灾’。”

  有医生告诉记者,好多医院的医政部门成了专门和闹事者打交道的机构,几乎全部精力都牵扯在其中。

  知情者说,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和云大医院等好多大医院附近,成天都散逛着许多随时准备揽“闹活”的男女。他们内部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有人专门组织形成从“找活”到“战前动员”,然后了解具体情况,最后到医院寻衅等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这位杨姓知情者说:“没有这个程序,你想怎么可能一下子集中几十人,有时上百人去闹?”

  据了解,这个“职业”早在10来年前就在昆明开始萌芽,只不过当时人员分散,未形成规模而已。而在浙江上海等地,也有“医闹”的身影。

  多重原因促生“医闹”行业

  “医闹”无疑是医患矛盾衍生出的一个社会毒瘤,必须严厉打击。但谴责的同时,我们不禁追问,是什么催生了这么一个畸形的行业?这里当然有“医闹”无良的原因在,但根还在于目前医患矛盾解决机制的柔软无力。

  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在这些纠纷中,医患双方各执一词,互打“口水仗”。由于没有权威仲裁机构的“一锤定音”,常常是谁的声音大谁有理。很多时候,事情常常被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最终不了了之。

  近年特别关注研究医患纠纷的一位律师解剖了医患纠纷的几大难点:技术性专业性强,一般人和非医疗部门无法弄清楚其中的基本是非;一些医生丧失责任感,以赚钱为首要目的,本来看病贵已让百姓不堪其重,如果没有买到相应的医疗服务,情绪反弹是自然的;患者在维权过程中往往处于弱势,既没有有力的申诉渠道,又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情不得已时,易被“医闹”利用。而医院虽然是高风险的行业单位,却往往没有保险措施,缺乏化解医疗纠纷的“缓冲带”。

  医患纠纷成了烫手的山芋,谁都怕沾染,管理部门也视为畏途,躲避之唯恐不及。正是这样的现状,为闹事者增添了信心。

  曾处理过类似争端的李警官说,公安部门对于因为医患纠纷引发的争端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原因在于,医患纠纷不同于社会上单纯的治安案件那么是非分明。“我们无法在很短时间内判断是非,即使民警知道里边有人借机闹事,也很难办,只要闹事方不是特别出格,警察能做的就是调解。”这位警官坦言。

  卫生部表示坚决打击“医闹”行为

  针对悄然出现的职业“医闹”现象,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卫生部坚决打击这种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呼吁媒体不要丑化医疗机构。

  毛群安表示,卫生部坚决打击这种违法的行为,这是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也是谋取不正当经济收益的手段。他提醒医疗机构,对这样的行为应坚决给予回击。

  呼唤“医事法”尽快出台

  兼具医学、法学学历,长期从事医患纠纷处理和研究的北京律师郑雪倩认为,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医事法,部分医疗行为没有法律规范,医患矛盾较突出,当医患之间发生纠纷后缺少判断正误的依据。立法机关应当尽快出台一部独立的医事法,对医患关系中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调整,确立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设立医疗行为的规范标准,医疗损害的赔偿和影响正常医疗行为运行行为的具体处罚项目和标准,确切保障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教学工作开展的法律地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侵权法专家李成教授认为,目前医疗鉴定在处理医疗事故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其责任不是一个在行政机关领导下的学术团体所能承担,它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如设立一个全国范围内脱离卫生行政机构的单独授权的鉴定机构。她也认为,立法机关出台统一、全面的医事法是当务之急。

  有论者认为,要根治医闹,必须从根上入手。首先,要为患者建立专门的法律维权机构;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第三,律师、公证等第三方机构及早介入医患双方,明确“知情权”;第四,尽快改善医疗服务,让老百姓满意,让医患关系和谐。

  □背景新闻

  民间中介试图解开医患死结

  今年年初,天津首家专职医患纠纷调解机构———金必达医疗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开张。几个月来,这家机构服务对象呈现“一头冷一头热”的现象:几乎没有一家医疗机构前来咨询,而上门求助的患者却有200多人。

  这家专业调解机构由医学和法律专家组成,至少请3位主任医师对1个患者的诊疗过程“背对背”做出全面评估,为患者提出建议。当调解程序走不通时,公司协助患者进入诉讼程序。公司同时规定,如果代理期间出现患方闹医院的状况,则解除代理合同。

  业内人士指出,医患关系错综复杂,运作规范的民间中介机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矛盾作用,然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还不是民间中介所能够完成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努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