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落实科学发展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评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03:10 大江网-江西日报 | |||||||||
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局面已明显改观,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强力引擎。2005年,消费需求明显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增幅居全国第五位。今年消费继续扩大,1至6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3%。 从增收减负入手
启动消费,根本之策在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广大群众实际购买力。以此为抓手,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各项重大举措。 产业发展带动收入增长。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培育支柱产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三年翻了一番,2005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47.3%,比2000年提高66.7个百分点,今年1至5月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攀152.2%的新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职工收入增长,2005年全省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3688元,比2000年增加6674元。 支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省里出台30多条支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36个粮食主产县和31个财政困难县实行“三奖一补”,并及时加大对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老区扶贫建设等方面的投入。2005年中央和省安排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达100亿元,这些政策措施,无一不实实在在落在农民收入增长上。 减负即是增收。近年来,农村税费及其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大幅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与2001年相比,仅减免税费、整治和规范涉农收费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三项,全省农民人均减负162.4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多减28.25元,实现了农民合同内“零”负担。同时,还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一费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提高了一倍,对农村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农民教育负担明显减轻。 就业既是民生之本,也是居民收入之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是促进居民增收的重要支点。“十五”期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86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6万人。今年1至6月,又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1.64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19万人。 在多项措施推动下,居民腰包明显鼓起来了。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20元,比2000年增加35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6元,比2000年增加1131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元。今年1至6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23元,同比增加145元。透过这一组数字,不难看出我省消费快速增长内在动力之所在。 热点在培育中壮大 消费需要热点带动,热点关键在于培育和引导。“十五”期间,在多项政策助推下,教育、住房、旅游、通讯等消费热点层出不穷,带动全省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期间,全省普通高校由32所增加到66所,在校生人数接近65万,万人高校达18所,校园总面积翻了一番。民办教育规模也以年均10万人的速度增长,5年增量超过前20年的总和,在校生达到100万人。 在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城乡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日益强烈,住房消费持续升温,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近年来,通过规范房屋拆迁、土地交易、商品房建设和销售,房地产市场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省销售商品房1221万平方米,比2004年增加200万平方米,今年1至5月,销售商品房510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80万平方米。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休闲时间增多,旅游进一步趋旺。2001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打出“红色旅游”品牌,引起国内外游客广泛关注。2004年制定《江西省红色旅游发展纲要》,2005年成功举办中国(江西)红色旅游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旅游知名度。2005年全省旅游总收入接近全省生产总值的8%,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省主要景区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8%、20.3%。 手机一度被称为“大哥大”,互联网曾经是一般人难以登陆的信息“高速公路”。近几年,通过加大投入,完善网络,改进服务,手机和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2005年全省手机用户达788.4万户,比2000年增长81%,互联网用户315.6万户,比2000年增长2.69倍,到今年6月末,全省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又分别达到880万户和320万户。 汽车、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更多的消费热点正在形成。 环境为消费增长助力 “环境是最大的品牌”,这是江西人民在加快发展的实践中最深切的感受。启动消费,同样需要创优环境。 交通运输不便曾经直接制约消费需求增长。“十五”期间,我省下大力气推进交通建设,新增高速公路1158公里,所有出省主通道和省会南昌到各设区市道路全部实现高速化,硬化和改造农村公路3.4万公里,全省通汽车村达99%。人们发现,商品运输更便捷了,进城购物更容易了,赶集的路也好走了。 只有改善用电、用水等基础条件,才能有效激活居民消费潜力。近年来,通过加快电力建设步伐,我省新增电力装机225万千瓦。改造城乡电网,实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全省行政村基本通电,农户用电普及率达96%。通过加快城市自来水厂建设步伐,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普及率明显提高。随着基础条件的改善,全省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等销量迅速上升。 完善商业设施,激活流通渠道,是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内容。这几年,全方位扩大流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大型超市、仓储式会员店、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肯德基、沃尔玛、麦德龙等国际商业巨头和苏宁、国美、上海农工商等国内知名商业企业纷纷落户江西。社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便民连锁店星罗棋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商业网络。从城市到农村,人们购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方便。 如果说硬环境的改善大大促进了即期消费增长的话,那么软环境建设产生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深入开展节日市场、食品安全、农资打假、红盾护农、商标保护、虚假非法广告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建立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制度。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的监管,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行为。积极推进12315网络进社区、进村镇、进市场,方便消费者就近投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些措施无一不为扩大消费增添动力。 当我们为扩大消费所取得的成效感到欣喜的时候,最惬意的是老百姓脸上的笑容。在江西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人们真正得到了实惠,改善了生活条件,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华伟) 相关专题:中国倡导“科学发展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