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民族的精神坐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09:36 中国铁道建筑报 | |||||||||
讴歌庄严的历程,高翔着把人字写在天上。 讴歌深沉的痛苦,高翔着把人字写在天上。 讴歌永恒的希望,高翔着把人字写在天上。
———《大雁之歌》 向天际扶摇而上的青藏铁路,是建设者背阴包阳,吸纳吞吐,以显现生命成长的欢乐与歌唱,以提示生命存在的摇撼与呼喊,其幽微之奥妙,深远之通达与宇宙同步,与大海对视,遥相呼应。正是建设者的坦荡与广博,以对祖国的赤诚哺育着向西延伸的路,使人们铭记着他们。 稍有闲暇,翻开久违的《中国铁道建筑报》。一篇《路要上天》的文章跃入眼帘,它将高原建设铁路的波澜壮阔的场景再一次铺陈于眼前,让我感奋和激动。让我在这青藏铁路全线运营之际,再读这篇文章,无疑是一种精神沐浴,使我像久置的蜡烛,一下被点燃了灯芯,猛烈燃烧起来。 “人类的脚步又一次踏在新千年和世纪更迭的交汇点上。中国铁路在新千年钟声的伴随下,迎来了又一个惊天的雷鸣:青藏铁路要再次上马,不久的明天,在西藏这八分之一的国土上,将滚过呼啸前进的时代红轮……” 新千年一个明媚的春日,随着中央青藏铁路上马西进的号召,一篇《铁路挺进拉萨》洋洋洒洒一万八千字,犹如一声春雷,扣开读者的心门。文章精辟透彻地论述了进藏铁路的前前后后,列举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与数据,通过许多感人的故事,诉说着西藏的路不是简单平常的路,它是前辈用生命写下的诗行,讲述了前辈们对于青藏铁路的不了情,以此感召了一批又一批铁路儿女为之勇往直前,再举进藏大旗。记得很清楚,当一气读完全文,已是热泪盈眶,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随即提笔,以稚嫩的笔触,写下了自己的第一篇稿件。后来才知道,这篇文章不只是让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筑路人为之动容,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他的办公室读完后也是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说:“我要带回家再读一遍。” 正当青藏铁路工程激战正酣之际,《我们正跨越昆仑》又呈现给读者,这是一篇长达二万五千字的通讯,大气磅礴,高屋建瓴,向世人庄严豪迈地宣布:远古的呼唤,千年的祈盼,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一个修建铁路的伟大理想就要实现。珠穆朗玛峰在招手,雅鲁藏布江在呐喊,世界屋脊将拉响嘹亮的汽笛,青藏铁路终于呼啸跃出地平线。铁路建设大军开上昆仑山,一路西征,青藏铁路犹如腾起的巨龙,直逼拉萨……文章从政治、经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青藏铁路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再现了新中国成立54年来三代领导集体运筹青藏铁路建设的史实,论述了青藏铁路修到格尔木之后被迫下马的遗憾,反映了修建青藏铁路的艰辛,更讴歌了许许多多为青藏线立项、科研、建设而忘我战斗在一线的英雄们。文章一经刊出,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报刊纷纷转载。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看完后感慨万千,盛赞此文写得好,有深度,给正在建设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以极大鼓舞。 如果说《铁路挺进拉萨》是一个倡议、一声呐喊、一种精神的感召,那么《我们正跨越昆仑》则是一种行动,一种挑战,一种意志的验证。从作者的用词上看,前有“挺进”,道出了一种气势,一种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气势;后者“跨越”则是一种飞跃,一种置身其中,战胜自然,挑战生命极限的飞跃。这是一种斗志,一种铁路人由来已久的斗志。正是这种斗志,牵扯着一篇篇来自施工一线感人肺腑的文章如雪片般飞来:关于青藏一期工程的回顾《回望瀚海八百里》、关于青藏铁路重大意义的分析与解读《青藏归来话青藏》、攻克青藏铁路冻土施工的报道与解读《冻土,挺进西藏的地下天门》、关于青藏铁路环保问题的回顾与现实《从破坏到保护的历史性跨越》、再谈青藏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贫穷和富饶都在证明》、关于青藏铁路的前景预测与分析《青藏铁路将为西藏带来些什么》、《青藏日记》、还有今天的《路要上天》以及来自青藏铁路施工现场的各类报道,足足八十多万字。 《冻土,挺进西藏的地下天门》一文中,谈古论今,从国外谈到国内,前后跨越40年,列举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与鲜为人知的史实。一组组确凿的数据,穿插在那清晰的年代中,和那感人的史实组合成一连串天衣无缝的推理,展示给人的是冻土施工的艰难历程,昭示世人的是技术人员攻难克险,英勇奋斗的精神。此文涉及到许多工程技术问题,身为文字工作者,竟能以一个行家里手的眼光去诠释技术难题,为人所叹服。对于青藏,各大媒体众说纷纭,然而只有心有所属,情有所归的人才能真正挖掘出那么多宝贵的数据与难得的素材,给读者一个真实的青藏线施工。这一切只有认真去品味其作品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作者对于青藏铁路用情至深。 《从破坏到保护的历史性跨越》一文中,在回顾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对于生态的破坏之后,向人们讲述了青藏铁路环保问题的现状。其间引用了众多鲜为人知看似好笑的小故事,从国家领导人到最普通的一般战士,每一个小细节中都深含着人类对于环保的理性思维,真正展示给人的是前辈们生态意识的淡薄,人类早期对于环境的破坏。与此同时,文章对于青藏线的环境作了详细的分析,从地理环境到生息的珍稀动植物,从如果破坏将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到唤起人类对于环境的保护。每一组数据,每一个故事无不在告诫世人“我们是在建设,而不是在破坏”!纵观通篇,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作者对于生态的关注,对于保护环境的呼吁,对这一片土地深深的爱。尤其是收笔处:“历史被写在尘封虫蛀的故纸堆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遥远而隔膜的。而凝固在山水中的历史,都活生生地展示着千万年灿烂的文明。虽然这个文明曾遭到破环,但从青藏铁路建设开始,我们正开始着最有力度的续接,这样的青藏铁路建设就变得更加富有意义了”。这是作者的心声,也是千千万万个筑路人对世人的承诺,更是筑就绿色工程的里程碑。 《青藏铁路将为西藏带来些什么》和《贫困与富饶都在证明》文中,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青藏铁路的修建对于西藏带来的巨大发展。对于二十年后再上马青藏铁路这一问题,作者敢于站在历史的角度,运用严密的调查数据,铁的事实,给予科学的回答。对于人们关心的青藏铁路建设的成本与收益问题,从各个层面,不同角度,给予了严密论证与科学分析,告诉世人青藏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新闻的第一要旨就是真实地反映与人民关系最密切的心灵诉求,在急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更希望从某个独特的角度获取新的精神养料,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而《青藏日记》正迎合了读者的这一需求。在受众已耐受了铺天盖地的通讯、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大手笔宣扬青藏的形势下,作者却笔锋突转以日记推出,更让人耳目一新、赏心悦目。《青藏日记》的面世无疑是一次新的挑战,是继《跨越》和《回望》之后作者自己第三次超越自我。乍看来不似《我们正跨越昆仑》之气势恢弘,不如《回望瀚海八百里》之波澜壮阔,然而,《青藏日记》更似心香一瓣,如果说前者彰显了一种刚劲有力的雄性美,那么后者则蕴藏了一种柔韧有余的雕塑美,究其实就是将“百炼钢化作了绕指柔”,透过那平凡的日常琐事洞察到其意境的修远悠长,让人们在一种“平和”的更贴近于生活的氛围中去静静聆听天路深处的故事,去感悟一种更“平民化”真实、灵动的青藏,那里没有“金属性”的个体,有的只是血性的肉体,是多的是反映人性的东西。 《青藏日记》前后总字数达15万字,作者的足迹遍及整个青藏线,从参建的各集团公司到兵站、观测站、科学院冻土研究所,还有沿线的人文景观一览无余,搜集了众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青藏铁路铺通的今天,文章让我们又重新结识了一大批默默的无名英雄,不得不让世人再次回眸,重新去审视青藏,再一次走进天路深处,去探询其中更深邃的灵魂内涵。 看到因严重的高原反应频频倒下却又屡次爬起,七上五道梁的方文红,为了父辈的遗愿而割舍爱情顽强坚守阵地的黄胜,20多年守望、回到内地与人交谈都成问题、东南西北都辨不清的孙建民,还有那每天晚上手提铁棍、身背药箱、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去巡诊而最终倒了下去的李云增,还有我们的精神制氧机,唐古拉山上的“赵本山和黄宏”———申玉珠,还有我们十一局集团铺架基地的女子工班,我们的唐古拉山兵站站长董志全,还有我们扎根西藏30多年的王明元等等…… 他们的生命历程与坚贞不屈的爱和付出让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句话:“有爱,就有了一切;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鲜花迷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不觉悲凉”。面对那穷凶极恶的高原,无法抗拒人的渺小,生命的单薄,随时都有一千种理由让你倒下,但对这片土地深情的眷恋和博大的爱却让他们在苦难的夹缝里恪守着一万种站起来的信念,就像方文红、就像孙建民、就像李云增等等,更像作者自己,他在这片土地上当兵8年,将如花的青春献给了那个激情的岁月,献给了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虽然历尽磨难,但他深爱着这片土地,还是带着数上高原而落下的右侧壁陈旧性心梗的顽疾,依靠药物通宵达旦进行笔耕,最终在高原完成十多万字的作品。 这所有的筑路者,连同著文者,他们身上所迸发出的滚滚激情,消融了世界屋脊上半个世纪不曾解冻的积雪。如果说,共和国的崛起需要钢筋和水泥,需要像况成明、余绍水那样的大手笔,那么,千千万万个平凡的个体,则是共和国脊梁中的泥和沙,他们不起眼到了无人问津,就像我们的胡宏亮和张洪建夫妇,投身高原建设40年,但无怨无悔,即使百年之后,也要将骨灰撒在这一片土地,哪怕只能抚育一棵小草;就像我们的孙建民,20载风火之路,竟连个党员都不是;就像……面对残酷的环境,他,他们依然将自己的青春岁月和滚烫的爱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在西部这片土地,将忠贞与信念抛进了“风火炉”里砺炼。敬畏这些平民英雄的同时更敬仰这种不以岗位论英雄,为平民英雄树碑立传的人。没有他,也许那许许多多平凡且伟大着的名字,将永远隐匿于八百里瀚海,深埋于两千里天路。 自青藏铁路开建以来,众多国际、国内媒体追踪报道,捕捉青藏铁路建设的文章长长短短,然而,对我触动最深的还是以上这些文章,我叫它青藏组记。在这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之际,在又一篇感天动地的青藏铁路报道———《路要上天》跃然于目之际,特殊的时刻,让我又一次驻足回望,无论是为记述历史,感怀当年;无论是剖析历史,展望未来;抑或是凝结昨天,印证明天,你都会感到这支威武之师,雄壮之师所踏奏出来的磅礴气势,你都会触摸到生命的脉搏涌动的不息呐喊。于是,历史被这支队伍书写得那么淋漓尽致,那么感人肺腑,以致于让我们满身心地去驻足聆听,再一次去细细咀嚼。 从《挺进》的感召,《跨越》的实践,《冻土》的攻破,环境的破坏到保护,最后落脚于修建此线的最终意义,青藏铁路将给西藏带来的巨大发展,还有最后的《青藏日记》和《路要上天》,可以说,角度不同,层面各异,历史背景与人文环境更是各不相同,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奔腾的气势,抒放的文笔对青藏线做了全方位的报道。尤其是那一组组精确的数据,清楚的年代,还有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史料与故事,在他精妙的构思、缜密的行文中显得是那么栩栩如生,具有说服力。面对这一组报道,再谈青藏,谁又能与之相媲美,它无论是从青藏铁路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从技术难点到攻克方法,从地域特色到人文景观,从英明的决策层到普通的施工者,从已捐躯的英烈们到还在继续战斗着的勇士们都作了详尽的描述。前后几十万字都是在写青藏,却没有雷同,没有重复,一气呵成,不见拖沓梗阻;再者,虽各自成文,但意气相贯,笔气相通,皆成一体,情真意切,挥洒淋漓。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全面而又鲜活的青藏。它没有说教,只是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汇集开拓者思想的精神甘露,滋润着、感动着你我这样千千万万的普通读者;它没有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也没有苍白无力的无痛呻吟,却一次一次地挖掘着那些蕴藏在许多普通人心底的点滴美好。如果说二次进藏注定了壮举,再造了英雄,那么,青藏组记则是对其最好的记载与见证,读着它就好像步入了西藏,看到了昆仑山、唐古拉、风火山,感受到了青藏铁路的创业史,更体味到了为了西部的发展而矢志不移的英雄们,深切领悟到他们那生命不息耕耘不辍的豪情壮志。那一篇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是飘扬的旗帜,奋进的号角,它是中国西部发展的见证,它赋予了青藏、赋予了西部更大更深的精神内涵,是青藏铁路精神的缩影,它所孕育的精神内涵将与风火山同在,与昆仑山共存,与中国西部大开发同步。 从作者的境界上看,在况成明已作为全路楷模,其精神已为太多的人文书写的淋漓尽致的今天,作者的到来竟奇迹般的挖掘出新的闪光点,当人人为之惊叹之时,作者却道出了多年的职业了悟:“当党的一级组织和新闻媒体要推出一个英雄典型时,记者要具备怎样的采访作风,靠一级一级报材料,靠从材料中找新闻,这远远不行,新闻需要扎实的采访作风,否则,典型的事例,感人的细节是挖不出来的。”在他的长篇通讯卷《新闻实录》的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好的通讯是跑出来的,是跑之后思考出来的。我当记者,坚信两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行路多,则眼界明、胸襟阔”。 在十八局集团二项目采访刘吉兴时,善意的同行们说他太无情,专挑伤心的问,挖得太狠了,而他却说:“别人采访浅的,你要采访深的,别人采访嘴上的东西,你要采访心里的东西”,这就是一位名记者的采访心得,它像新闻航程中的明灯一盏,向着迷茫的后来者拓开了一条新闻采写之路。看到他为了获取第一手真实的新闻素材,成为风火山开工以来第一位在4888米高的隧道洞口用餐的记者,创下了503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连住3晚的新闻记者居住记录,为了验证精神之所在,在五千米高地彻夜不眠进行写作,身为一个仰慕者,我为他的意志和韧力而折服,正如作者所说:“每一位青藏铁路建设者心中都有一块圣洁的精神高原,作为记者,探访这个高原需要时间、需要动力、更需要精神”!他用勤奋的笔头,睿智的思想,讴歌着新时代主体精神的事物并升华,在百忙的事务中,几十年如一日,在新闻战线上不辍地劳作着。 记得作者在《昨夜西风中的思考》一文中曾说,以天地为心,造化为师,以真为骨,美为神,以宇宙万物为友,人间哀乐为怀,树立宏远的未来为理想,总比争名夺利、蝇营狗苟要好,淡泊明志于事业,宁静致远于文学,总能避免一些可能的沉沦和迷误。即便是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即便是经过千百劳作,从血管里流出来的也还是水,学无所成,没有求得“真”与“是”,但是当你远远发现了真理的长河,看见了许多成功者如真理长河岸畔的远岸遥灯,不也同样给你力量,昭示自己在黑暗中继续前行吗?不同样是自己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的回报和福祉吗?这可能正是他身为总编,在百忙的编务中还能坚持走这条艰难的笔耕之路的原因,这也可能是让他成为荣获第三届范长江新闻提名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一位名记者的真正原因。这是一种境界,一种为了祖国的新闻事业而鞠躬尽瘁的愚公精神,那种不为艰险而却步,不以岗位而处优,不因辛劳而辍笔,总是那么激情不减,奉献不止的求索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去铭记,去追随。 青藏铁路生长在天上,扎根于五千米雪域,在青藏高原修路,不光是难在选择最险的路线登攀;也不光是敢在昆仑山创业,创下无氧登山的奇迹,而最伟大最深刻的是在于对修建青藏铁路的理解,是体验人生中的勇敢行为,是向自己的一次挑战,这是一种灵魂的登攀! 正是千千万万个或激越豪迈或默默奉献的灵魂的无畏登攀,成就了青藏铁路鲜活的生命,也成就了共和国建设史上一段激越豪迈的篇章。如果说,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的“珠穆朗玛峰”,那么那一篇篇出自朱海燕之手的诸多青藏铁路的报道正是那新闻旷野中的一座高峰,那是用生命打折的代价谱写的新闻的创业史。叹为观止的高度载满了“守望者”的期盼。在这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之际,无论是建设者还是著文者,在修建青藏铁路和为其著文立说的过程,都是在寻找一种神圣权利,寻找一种当代义务,寻找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生长幸福梦的地平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这正是《路要上天》等文章所给予我精神上的又一次感召,也是前前后后80多万字的青藏组记以及作者自身所赋予我灵魂深处的又一启迪! 相关专题:青藏铁路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