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部论语竟要写17篇读后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2:16 新闻晚报
□晚报 杨玉红 钱钰报道 制图邬思蓓

  读名著要写读后感,看电影要写观后感,连摘小报都要写点评……记者采访发现,今年暑假,学生暑期作业充斥着各类“感想”,但又有多少学生是真正由感而发呢?最近,本报教育热线(63527488)接到多位学生电话,暑假作业已让他思维枯竭,读《论语》中的10篇文章,居然要写17篇读后感,每篇600字以上,各种各样的感想,写得他异常痛苦。

  感想泛滥 思维枯竭

  “我搜肠刮肚,脑细胞都快死光了,也只憋出了可怜的2篇。”电话里,高一学生小潇的声音透着无奈。暑假刚开始,小潇就天天窝在家里“憋”感想,为此,他绞尽了脑汁。

  据小潇透露,他今年的寒假作业也是读半部《论语》写感想,不少同学因“没感想”,交了“白卷”,挨了老师批评。那时,小潇利用网络、翻阅图书等多种途径,总算勉强完成任务。可没想到,同样的“折磨”在暑假延续,“有的文章根本都理解不了,只能无病呻吟,或是空发议论。”小潇发愁说,“除了写17篇感想外,我还要每天背诵。”

  不仅如此,同样就读该校的高二学生蓉蓉还说,暑假一到,抒发的感想似乎就变得异常“泛滥”,读后感、写序、写点评……甚至连学校安排假期观看电影,本以为可以完全轻松一回,却被观后感弄得心事重重。有如此多感想要抒发,学生想坚持原创,又怎奈思维枯竭。

  作业变脸 应重实效

  学生思维枯竭,但为了完成硬性指标,只能共享网络资源,“感想”也变得千篇一律。“说实在的,每人写17篇,一个班40多位学生的作文交上去,老师就批个大勾,写上已阅,根本不会仔细看的!”小潇透露说。

  针对暑期作业中感想多这一现象,田林三中的钱老师认为,一方面,作文布置太多,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负担,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暑期作业。另一方面,老师的经历毕竟有限,尤其是批改作文,是最耗时耗力的。本着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负责的态度,从师生双方面角度考虑,精而佳的感想远远比多而滥的感想有益的多。

  另外,钱老师还指出,暑假作业除了要努力寻求“变脸”外,更应该讲求反馈和它的实际功效。利用假期时间读名著,固然对每一位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来检验学生是否读过,是否读得明白,读得透彻,硬性规定几篇读后感并非最好的衡量标准,而开动脑筋、探索多种生动活泼的检测途径才是学校该努力的方向。例如,该校会在新学期开学后,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常识测试、经典剧情的话剧演出、讲故事、看电影、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检验学生们在暑期读名著、看经典的学习效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