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废品收购亟须建准入门槛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9:00 无锡日报

  本报记者未雪

  “我们曾经‘领唱’无锡废旧物资市场,但现在,我们在废旧物资回收方面已了无优势。”市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办公室的陈伯兴忧心忡忡地说。这个1975年就成立的公司,目前废旧物资回收额已较2002年下降了七八成。

  他说:“现在的废旧物资市场个体户居多,其中多为外来者,无证经营的更是不计其数。”以前,从事废旧物品回收需经公安部门审批,持有《特种行业许可证》才能经营。但2002年随着国家《行政许可法》的出台,该项制度被取消。于是,回收废旧物资的个体户多了起来,整个市场陷入了无序局面。

  正规回收军团日渐式微据悉,以前,从事物资回收行业须先到公安部门申领《特种行业许可证》,并经环保、工商等部门审批。当时每个区(县)都对废品回收点布局、数量有严格规定,并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在党政机关、学校、医院、铁路沿线等附近200米内不准设立收购站点。回收废旧黑色有色金属时还要有台账记录。

  2002年后,该行业经营门槛降低,众多小企业和个体户不管具不具备资格和条件,纷纷从事废旧物资经营。至2005年底,仅持证经营的就由2002年的400多家猛增至1000多家。在滨湖区,甚至出现了某个路段仅三四百米长,却有3个废品收购点的现象。

  陈伯兴说,过去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主要是供销社和物资部门两大系统。未改制前的市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有24个回收网点,遍布城南、城东、城西、城北四个方向。后来,由于公司改制、道路拆迁、市政建设等因素,原有网点大多被拆除。如果找新址搞回收业务牞房价太高牞在经济上无法承受。

  同时,众多个体户经营成本低(有的只要一杆秤、一辆三轮车或一个小门面就开始做生意了),且在交易时多以现金方式,不要什么票据凭证,相比之下,正规的物资回收部门进出都要有账牞税费等负担较重,无法与其争夺回收资源。这导致“正规军团”日渐式微。

  一些按规矩做生意的废品回收站也明显感到了个体大军的夹击。上马墩靖海废旧物资回收站原是市物资回收利用总公司的一个回收网点。会计朱风园说,现在他们每天平均运走废纸板四五吨,但生意已不如以前,原因就是老312国道旁和附近新村新开了五家废品收购点。

  废旧市场问题日益突出从公安部门了解到,过去生产性废旧金属个人不得回收,公安部门会对废品回收机构经常上门检查。如今废品回收站已遍地开花,公安部门由于警力限制不可能经常到每个回收站检查。

  目前公安部门仍然统一发放专用登记簿,要求废品回收机构对每一笔业务进行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具体住址以及废品名称和数量”等内容在内的各项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废品回收机构往往不如实登记、虚假登记,甚至不予登记。这样,这些机构往往就成了偷盗者的销赃点。

  市路灯管理处的同志说,由于铜价上涨,一米常用路灯电缆的铜丝可卖到数十元,市区特别是新区偷盗电缆的情况特别多。去年,有价值460万元的路灯电缆被偷;今年1至6月,有价值195万元、58191米长的路灯电缆被偷。今年5月1日至7日该处就全体加班,补上了长度为60.58公里的电缆。

  业内人士还称,现在的收购网点不合理,基本集中在城郊结合区,这就导致部分社区人员出售废品困难。同时,许多废品收购站自身也成了污染源,废塑料、纸板堆满地,有的仅在经常散发臭味的废品旁搭个简易棚就住下了,有的为获取铜丝大肆焚烧电缆产生大量黑烟,有的把收购来的废旧家电中值钱的部分拆下来,其余的就当作生活垃圾扔弃……回收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技术落后,行业发展缓慢等亦是该行业存在的问题。

  废品收购亟须建立准入门槛废品收购混乱现象在全国已成普遍现象。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废品回收人员在1000万人以上,且多数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合法经营场地,也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如何使废品收购业步入正轨?业内人士指出,应建立由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重要环节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其中,回收是基础,集散加工是手段,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目的。首先,废品收购业须设立准入门槛,须规定具备一定资金、人员、场地的企业才能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上海去年就出台了相关政策。同时,要提倡“绿色回收”,对废旧物资就地进行分类收集,再由回收专业部门集中回收,配备专用设备牞并扶持有一定收益的专业加工企业加工牞提高其经济效益。其次,在现有的旧货市场外,还可建立生产性废旧物资集散交易市场,通过市场准入、长效管理等手段促使进场企业规范经营。再次,须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监管作用。

  据悉,商务部正酝酿出台《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目前办法草案正在征求各方意见。

  3456789: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