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敦煌基金会生死未卜 组织高管纠纷不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10:25 公益时报

  -本报记者赵冠军

  “要是有问题,政府早该把我辞退了,为什么还让我做敦煌研究院院长?”敦煌基金会副理事长樊锦诗的语气很不平静,她说:“我从60年代就到敦煌工作,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已不怕什么!”

  7月7日,樊锦诗从甘肃专程来到北京,她此行的目的是准备将基金会在北京的资金转回甘肃,同时决定取消在北京设立的“办事处”。当记者致电询问详情的时候,居住在景山宾馆的樊锦诗很不耐烦了。

  “是谁告诉你我住在这里的?郑世贤?一定是他!我想找他找不到,他找我这么简单!整天开着单位配的小车在北京来回转,哼!”

  樊锦诗挂断了电话。

  副理事长与秘书长之争

  樊在电话中提及的郑世贤是敦煌基金会秘书长,樊是敦煌研究院的院长,而该院与敦煌基金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96年,樊锦诗不顾郑世贤反对,在一个抵押合同上签了字,导致1600万元资金被骗。8年讨债官司后,他们追回了大部分资金。但是在基金会的管理上依然矛盾不断。(详见本报2005年7月6日报道《敦煌基金会几千万资金被骗,成立十年瘫痪十年》)。

  郑与樊的矛盾不仅仅在于10年前的抵押合同。2003年换届工作开展时,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出具文件,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出任理事长,郑世贤以“社会团体法人不能兼任其他组织的法人”为由致使此事流产。

  随后,研究院提出“谁投资、谁受益”,将研究院工作人员安排到基金会理事当中。结果,19名理事会中来自研究院的就占了13名,

  2005年3月22日,理事会讨论认为郑世贤长期以来不能履行职责,其行为已严重影响本基金会正常运作,严重干扰基金会换届换证工作。经过表决,自当日起免除其秘书长职务。

  郑在《中国文物报》上看到了自己不再担任秘书长职务的公告。2005年6月24日,他以“职务被报社罢免”为缘由,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将《中国文物报》推上被告席。

  中国文物报社的律师指出,公告是基金会的一名副秘书长提供给报社的,包括盖有基金会办公室章的介绍信和两份基金会理事会的决议。

  官司已经进行了一年多,法院仍未对此事作出判决。

  瘫痪基金会面临年检关

  “我不是在乎自己的秘书长职位是否存在,主要是想让敦煌基金会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郑世贤说:“一个国家领导人批示建立的、有国际友人捐赠的公益组织,十年来一直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影响是很坏的”。7月11日上午,在北京三元桥附近一小区的树阴下,郑世贤说:“他们的观念很封闭。按照敦煌研究院的看法,基金会应该是研究院的!”

  1994年,基金会筹备的时候,郑就来京工作,住了三年地下室后搬到这里的一套40多平米的旧房子里。

  “我在北京四处奔波,从筹款到审批,直至最终成立大会的召开”。郑世贤的情绪也比较激动:“如今看到基金会瘫痪,我的心很痛!”

  当前,基金会年检工作正在进行中。6月26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公布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第一批基金会年检合格公告。但是其中没有看到有关敦煌基金会的信息。

  “我们参加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今年的年检了,但是没有通过”。7月13日,留守兰州的敦煌基金会副秘书长李宏说,“基金会现在的情况比较复杂,我一时也不好对你说什么,再等等吧,10月份应该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李宏补充说,敦煌基金会新任理事长姓刘,是一个退休领导。“他在北京,不过你不要去找他,他明确表示近期不会接受采访。”

  谈及敦煌基金会,

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表示,国家有关条例对于基金会主管单位的职责并没有明确概念,本身就有些模糊;类似敦煌基金会的状况,可以听取捐赠人意见,同时,民政部门有权力将该基金会注销,将公益资金转移给其它同类公益组织,以确保善款能够得到有效使用。

  民政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对记者说,现在,敦煌基金会的情况很复杂,不是简单就能说清楚的,现在民政部还没有最终文件确定它年检是否能通过,在调查时一定要慎重进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