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勤劳而又善于动脑 一个穷村是这样变富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08:15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连续5年内,村民年均收入增长1164元,人均年收入从2000年的625元提高到2005年的7612元。”这种变化对于地处干旱浅山地区,平均海拔2900米的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上加合村来说,无疑是个奇迹。

  直到2000年,上加合村还是省定贫困村,全村70%的农户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整体收入和群众生活在全县属于较低水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今天,再次走进上加合村
,往日破旧低矮的旧土房不见了,全村313户农民中,有40户农民盖起了小洋楼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住宅,全村拥有小轿车18辆,30多户村民在西宁等地购置了住房,户户都有摩托车和手扶拖拉机。

  上加合村民迈出脱贫致富第一步,是缘于一笔43.82万元的土地补偿款。2000年,因修建临平公路,上加合村72户村民户均得到6086元的征地补偿款。补偿款虽然不多,但对于天天看到、听到附近村民到沿海开拉面馆,几年内家庭面貌焕然一新,而自己空有一腔致富热情,却苦于缺乏创业资金的上加合村民来说,6086元征地补偿款无疑是雪中送炭。当年,便有51户领到征地补偿款的村民到沿海城市开拉面馆或到清真拉面馆务工学艺,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第一批走出家门的创业者摸打滚爬,艰苦创业,涌现出马牙牙、李拜刚等致富能人,他们不但自己积累了一定的财富,还将省外的新信息、新观念带回家乡,通过亲帮亲、邻帮邻,能人组织、政府引导的方式,越来越多的上加合村民走出家门到沿海城市从事清真餐饮业。如今,上加合村183个农户在外开拉面馆,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村支书马忠云则带领10户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另辟蹊径搞起牛羊育肥,仅他家一年的牛羊贩运育肥就到达300头(只)以上。

  勤劳而又善于动脑筋的上加合村民在脱贫致富的模式上,既利用了开拉面馆、牛羊育肥等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常规措施,又独创了“开采玉石、入股分红”等富有自己特色的致富路子。

  首先富裕起来的能人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成为上加合村民能够创造连续5年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64元这一奇迹的关键因素。在格尔木务工多年的村民马明,通过钻研,练就了慧眼识玉的本领,并通过开采、贩卖昆仑玉石成为村里的首批富裕户,自己富裕后,带动村民共同富裕成为其又一个奋斗目标。从2002年开始,马明组织全村村民以股份合作的形式,承包了格尔木昆仑玉开采项目,村民马木海买入股1万元,第二年分红10万元,第三年分红20万元。2004年,全村70多户村民仅入股分红就得到总计640万元的收入。2005年,上加合全村开采玉石及玉石入股分红人均达到5000元左右。

  上加合村从一个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脱贫致富途径,已经成为化隆县众多山村学习和借鉴的榜样,要想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走出贫困,就必须开阔眼界,拓宽思路,从广种薄收、维持生计的土地上解脱出来,北上南下,发展劳务经济、特色经济,营造团结互助、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作者东 治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