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何必建这么多轻纺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08:23 东方网-文汇报

  今年以来,位于浙江绍兴柯桥的中国轻纺城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前来取经的党政干部,这些取经者来自全国各地,但目的基本相同:他们所在的区域也准备兴办轻纺城;有些取经者则明确表示,他们的轻纺城已经建好,等待的只是开张和经营。

  目前国内究竟有多少家轻纺城,记者未作过专门的统计。但据业内人士介绍,国内的轻纺城如今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均有规模不等的轻
纺城。而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自从1988年出现第一家中国轻纺城以来,上规模的大型轻纺城又相继在各地兴建。而去年以来因为纺织品市场的利好消息及其他诸如“以市场带动房产”等方面的原因,各地兴建轻纺城的积极性陡增。据了解,已经建成或在兴建的长三角轻纺城已经超过10家。一份来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CTEI)的资料显示,从2004年2月到2005年9月的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共有23家“轻纺城”在建,平均不到一个月就有一个新的轻纺城诞生。

  从投资规模和占地面积看,更有后来者居上的态势。你的轻纺城占地1000亩,我就占地2000亩乃至更多;你的轻纺城投资10亿元,我就投资20亿元乃至更多;你喊出了“中国第一”的口号,我就把目标锁定“世界最大”。

  是什么原因驱使各地兴起了“轻纺城”的“造城“运动?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了个中缘由:首先,是纺织业的利好消息,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所有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口配额取消,纺织企业的产能扩张势在必然,做轻纺生意有利可图;2005年起,中央对房地产投资实施宏观调控,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寻找商业地产开发途径,而轻纺城则成为首选。

  一位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目前方兴未艾的轻纺城造城热是中国纺织产业的悲哀。他的理由简单而又明了:中国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轻纺城。记者在绍兴中国轻纺城了解到的一组数据证实了这位专家的推论。中国轻纺城去年的交易额为278亿元,加上与该市场配套的绍兴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去年的167亿元交易额,绍兴中国轻纺城的总成交额为445亿元。据介绍,目前绍兴中国轻纺城的交易量,占中国全年所需的化纤原料的七分之一,占化纤面料的三分之一,占化纤面料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有经济学家由此推断,整个华东地区,像绍兴中国轻纺城这样规模的轻纺市场,有两至三家足矣。而且,绍兴中国轻纺城的优势不仅在于它吃了“头口水”,更在于这个市场的产业依托集群。在市场所在的绍兴县,以纺织为主业的轻纺企业超过5000家,加上周边的区域,以中国轻纺城为圆心的50公里半径内,轻纺企业更是超过了1万家。有这样的产业集群做依托,是中国轻纺城逐年兴旺的根基。

  而现在各地一哄而上的轻纺城,很少具有绍兴中国轻纺城这样的产业依托优势。这些轻纺城即使一时有租金低、服务好、政策优的承诺来吸引商家,但对于数以万计的纺织企业来说,不可能舍近就远,将本来利润就已经很薄的轻纺产品运送到外地乃至外省去交易。

  经济学家在市场发展问题上有两个共识:政府要顺势而为。如果经济发展需要市场,那么政府的推动将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如果趋势已经往下走,那么政府的推动将可能引致恶性竞争。另一共识是:专业市场切忌近距离的模仿和低层次的重复。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类似轻纺城的恶性竞争绝不限于纺织品一个行业,皮衣、鞋类、五金、小商品等等的专业市场,正在各地演绎着与轻纺城竞争一样的闹剧。

  本报记者万润龙(本报杭州7月18日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