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今日关键词短信评干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1:54 京华时报

  新闻舒兰3万市民发短信评干部

  舒兰是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县级市。今年5月以来,舒兰市所有移动电话用户都接到了市纪委的群发消息:欢迎广大市民发短信,对144名重点岗位中层干部进行“优秀”和“较差”评定。目前,共收到有效短信5万余条,参与市民达3万多人,占当地城市人口总数的10%以上。(详见本报7月14日A24版)

  直评用手机短信评议干部弊端太多

  虽然报道中有人对此评议方式褒奖有加,但笔者以为考核干部毕竟不同于征求对政府决策或部门行为的意见,采取此种评议方法弊端多多,并不可取。

  首先,普通市民对政府部门的中层干部其实无法真正了解,即使通过短信平台可以查询到全部参评干部的资料,但“千人一面”的资料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即使对少数人有过接触,但几次短暂的接触也难以真正认知对方,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无意间的不正确评价”。

  其次,不能排除有些干部背后做小动作,如拉票、贿选等。虽然舒兰市纪委已经考虑到了风险规避问题,并采取了一定措施,比如一部手机如果1天为1人投票10次,系统只记录1次,通过这一技术手段会滤掉部分水分,但只能是部分,因为一部手机投票一天只记录一次,第二天第三天仍可再投,同时也可买手机卡或发动亲朋好友投票,这些“真实的造假”,系统无法识别。

  再次,短信的特点是匿名,它虽然可以让市民投起票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但也会让居心叵测的人打击报复起来没有心理负担。

  最后,每发一条信息收费一元。短信平台开通以来,共收到有效短信5万余条,可产生5万多元收益。按照一般的惯例,移动通信部门会和举办单位分成。那么分成部分是到了纪委的账上还是进了私人的腰包?如到了纪委账上则有借评议创收之嫌;如进了私人腰包则无疑又成了新的腐败问题,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摘编自《中国经济时报》7月14日文/彭北异

  求是“金喇叭”能吹出啥干部

  在一部小说中有一个叫雅普雅普岛的岛国,岛上居民决定重大问题时,采用一种独一无二的方法———吹金喇叭。哪一方的声音大,就证明其理由充分,就采纳其意见。金喇叭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因而往往穷人一方无喇叭便无声音,虽然他们人数众多,却无法表达自己的言论和意志。富翁一方买得起金喇叭,尽管人少,声音却很洪亮,于是,掌握了绝对的控制权。

  谁都看得出来,当民主用“金喇叭”来体现时,也就不再是人民当家做主,而是富人当家做主了。存在于寓言中的“金喇叭式民主”,现在竟然有了现实版。

  舒兰市属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移动电话普及率不高,却利用短信平台评议干部,使得相当一部分市民无法参与,也难怪社会上有质疑声。该市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表明,短信平台开通以来共收到有效短信5万余条,参与市民达3万多人,占当地城市人口总数的10%以上。而据政府网站的资料显示,舒兰市有人口67万,市民参与率不足4.5%。这种只有少数移动通讯工具持有人才能投票的“民主”,明显地扭曲成了“金喇叭式民主”。

  笔者无法估计舒兰市这种做法的真正动机,但客观上的确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金喇叭式民主”,正被一些政府部门所采用。前些日子,湖南省永州市政法委、永州市人事局联合举行“2006永州市十大杰出政法干警评选”活动,引入了手机短信和拨打热线电话的投票方式。部分候选人想方设法进行拉票活动,一些单位甚至动用公款来搞投票活动。

  可以想象,如果不对这种不民主、不规范的评议(选)方式严格规范,那么此类利官损民的“金喇叭式民主”,将大行其道。

  民主评议(选),是百姓的一项权利,是监督、约束官员的重要形式,却被某些部门搞成“金喇叭式民主”,这不能不说是莫大的讽刺。其实大家都明白,并非民主评议(选)制度不好,而是某些官员的思想动机出了问题。别出心裁地搞什么方式创新,实际很可能是利用制度实现不可示人的目的。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7月14日文/成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