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走出废墟:身体之后是心灵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4:12 深圳商报

  他们在地震中埋下的心结,因为追求幸福和帮助他人而慢慢打开

  走出废墟:身体之后是心灵

  1976年7月28日凌晨03时42分,12岁的李澍晔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感觉呼吸困难,一时间他分不清这是梦还是现实,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困在一个黑漆漆的空间,上面全是预制
板和一些碎的砖头。作为一个12岁的小孩,当时只觉得心里特别难受和恐惧。

  偷偷看着父亲被抬走

  在极度恐惧中度过了12个小时,李澍晔终于听到了父亲熟悉的声音:“澍晔你在吗?不用怕。”几个小时之后,当他刚要为重获新生喜悦时,却又一次坠入了恐惧之中。父亲扒完压在李澍晔身上的砖头后,李澍晔刚一露头就看到父亲肾脏部位大出血,而且情况越来越严重。

  原来爸爸是在地震的瞬间跳窗户的,窗梁一下就卡在了爸爸膀胱位置。当时父亲所住的那个房间离自己的房间有5米的距离。他是带着伤,流着血从废墟中爬到李澍晔这儿的。

  死亡、废墟、父亲、鲜血,这些场景让李澍晔内心的阴影越来越重。他开始自责。李澍晔认为如果爸爸当时不再继续救他,那么可能对肾脏的伤害就少一些。李澍晔说,这是他一辈子的愧疚。他要始终牢记,自己这条命是父亲给的。

  几个小时之后,李澍晔的父亲得到了救治,但他需要做尿道再造手术,他将被送往外地。

  9月1日,刚刚修复的唐山火车站人头攒动。一直对父亲心怀愧疚的李澍晔藏在送行的人群当中,偷偷地看着受伤的父亲被抬走,不敢上前道别。

  此时李澍晔并没有意识到,他给自己种下了一个心结。而这个结将伴随他一生。

  男友要跟瘫痪女大学生“分梨”

  火车就要开动,李澍晔注意到一个瘫痪伤员。她就是25岁的女大学生、原河北机电学院的高志宏。她正捂着脸躲避着什么,原来她躲避的是前来送行的男友和男友递过来的半只梨。男友说这只梨挺大,一个人是吃不了的,咱们两个人一人一半吧。其实这个梨拿来以后,意味着什么,高志宏心里明白。她自己瘫痪了,男友要与她分手,她含着眼泪把它吃了下去。从那以后他俩就分离了。她没有想到,交往5年的男友,竟以这种方式告别。她恨地震,它在一夜之间,毁了她的一切。

  乱哄哄的车厢里无人理睬这个受伤的女孩,高志宏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从那以后,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不愿意跟任何人讲话。

  一颗尘封的心被打开

  一晃5年过去了,这一天唐山火车站再一次人潮涌动。有一批应征入伍的新兵,将被送往部队。李澍晔就在其中,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父亲在地震以后带着伤对李澍晔说,他特别希望李澍晔将来能当军人。所以李澍晔高中毕业以后,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解放军。一年前,因为救他而身受重伤的父亲,在外地治疗时去世了。从那一刻起,他就是为父亲而活着了。

  那是1981年,高志宏也在这一天回到了唐山的一个截瘫疗养院。5年前火车站伤心惊恐的那一幕,伴随着身体的残疾还在折磨着她。高志宏拒绝交流,不再相信别人。但回来的第一天,她的病房里就来了一位陌生人。

  杨玉芳,原唐山市开平化工厂工人。在地震中,也被砸断了腰椎进了疗养院。当他听说有一个女大学生也砸成截瘫了,钳工出身的他找到了高志宏的房间,跟她说话。但高志宏只是应付了一声,没有理他。杨玉芳觉得有点尴尬,就走了。从那以后,他觉得这个人好像很高傲。

  这一天,高志宏听到外面有一个小伙子在唱歌,歌声很好听。高志宏心想这是谁唱的呢?坐上手摇车出来一看是杨玉芳,正扶着一个练功车,在走廊里边走边唱挺潇洒的。

  高志宏在杨玉芳的身上,仿佛看到过去初恋时的那个男友的身影。而杨玉芳并不知道这些,他只是看到高志宏一直封闭着自己,心疼她,并想帮帮她。那时高志宏生了褥疮,大小便不能自理。每天尿布满满的两大盆。杨玉芳也不怕脏不怕累,经常帮着洗。

  就是这样,杨玉芳一点一点的,慢慢地接近高志宏。在杨玉芳替高志宏干活的时候,高志宏也在悄悄地看着杨玉芳。她封闭的心扉就像门一样敞开了。她决定要接受杨玉芳。

  两年之后他们结了婚。曾经丢失的一切,已经重新找回。高志宏的心结被真正打开了。

  为父亲的遗愿写了7本书

  15年过去了,一直为父亲活着的李澍晔,也已经从部队转业,成为了一位心理学家,但是在他的脑海里,还会时常闪现父亲在地震中,舍身救他的那一幕。李澍晔觉得这还是自己的一个心理暗示,是一种愧疚感。

  这个时候他想到父亲临终时的遗愿。父亲曾说图书馆里面这么多书,咱们家里面这么多孩子,真的希望咱们家这么多孩子里面,有一个人写一本书上书架。李澍晔决定通过写书,来实现父亲的遗愿,解开自己的心结。

  他一口气写出了3本关于心理学的书。那时候他脑子里始终反复想着的都是7·28,想着当时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把自己拉出来的镜头。他把心结转换成一种动力,他又出版了4本灾害心理学的书,拥有了许多读者。

  走进幸存者的心灵

  这一天李澍晔突然接到一个陌生读者的电话。这位陌生读者叫宁连彬。5岁那年,一直照顾着他的姥爷、姨妈在地震中被砸死。25年后他成为北京一家公司的总经理。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开始频繁地想起这两个亲人。

  他说,那时候家里条件都不行,煮鸡蛋就煮给他一个人吃。过了这么多年以后想起他们对自己的这种爱,现在自己就是把再好的东西给他们吃,他们也吃不到了,一想到这些他就神不守舍。这个时候他会离开人群,一个人独处。有一天夜晚他站在高楼上,看着北京繁华的灯光和高大的楼群,一遍又一遍地想着自己的亲人,越想越觉没意思,就有了一种想跳下去的感觉。

  李澍晔听完宁连彬的诉说后,就感到很严肃了。他对宁连彬说,如果心情特别烦闷,就赶快开着车找个荒郊野地,冲着空旷的野外,大声高喊亲人的名字。第二天,宁连彬就去试了试。当时他站在那里眼睛一闭就那么喊:姥爷、二姨你们都走得早。现在我混得不错,如果你们要活着该有多好,我带你们去北京看一看,也请你们去吃吃北京的烤鸭。

  不断有人像宁连彬这样,找到李澍晔。他们都是地震中的幸存者,都有地震后的心理阴影。李澍晔开始频繁来往于唐山和北京,为45个幸存者做了心理咨询。

  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李澍晔自己的心结也慢慢地打开了。

  而高志宏和丈夫一起搬出截瘫疗养院,他们说要像正常人一样,去融入社会。现在高志宏在食堂工作。他们觉得大街上,每天都是流动的画,立体的诗。(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供本报特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