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学大师文怀沙称小学生读四书五经是倒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9:58 南方新闻网
国学大师文怀沙称小学生读四书五经是倒退(图)

九旬高龄的国学大师一如老顽童。周涛 摄 图片来源 信息时报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讯 昨天上午,第11届广州(黄埔)国际诗人笔会“国际诗林”石碑揭幕暨植树留手模仪式在黄埔区龙头山公园举行。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广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薛晓峰和国学大师文怀沙,著名诗人、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著名作家、中宣部原副部长翟泰丰等为“国际诗林”石碑揭幕,并与参加笔会的诗人们共同种下“国际诗林”纪念树。

  文怀沙

  被誉为当代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1910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诗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著作有《屈原离骚译》、《中华根与本》、《鲁迅旧诗新诠》、《文怀沙序跋集》等。

  要求孩子们一窝蜂地去背诵四书五经,是开倒车。

  ——文怀沙谈时下大热的读经运动

  “大江东去”简直有“天桥卖药,静脉曲张”的感觉。

  ——文怀沙称苏东坡不懂填词

  鹤发童颜,银须飘飘,即便在室内也戴着大框墨镜,仙风道骨之外,又增添了一股个性张扬之气。文怀沙,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红学家,昨天出现在第11届广州(黄埔)国际诗人笔会上。

  96岁的老人一开口,便是足足一个小时的演讲,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四书五经、文坛掌故,老人思接千载,心骛八极,时有妙语,令人解颐。他说,不赞成一窝蜂地让孩子读经,还指出毛泽东律诗的瑕疵,更指纪晓岚篡改经典,实为“汉奸”。

  读“大江东去”觉“静脉曲张”

  文怀沙虽然已经是96岁高龄,但“按照自己的纪年方式,今年只有46岁”,中国诗歌协会秘书长张同吾因而戏称他为“青年诗人”。然而,老人却以自己的行为方式,证明“此言不虚”。一开口,便是一个多小时,而且中气十足,高声大嗓,思路清晰,豪气干云,博得彩声不断。

  中宣部原副部长翟泰丰感叹道:什么样的电脑也存不了文老脑中这么多的经典!

  “人家送我一个头衔,叫国学大师”,文怀沙的演讲从国学开始,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老人讲起来滔滔不绝,言到兴起处,禁不住手舞足蹈。谈到李后主的词作,更用古汉语音韵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低回婉转,悚然动情。言毕拍案:“这是个人感受吗?是全人类的痛苦!”

  在宋词中,他推崇李清照和辛弃疾,对于李清照的绝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更是击节赞叹,引为同道,说为中国有李清照这样一个才情横溢的妇女感到骄傲。至于同样的宋词大家苏东坡,文怀沙称其“不懂填词”,为人称道的“大江东去”,简直有“天桥卖药,静脉曲张”的感觉。

  但是,对于时下大热的读经运动,他并不赞成,认为要求孩子们一窝蜂地去背诵四书五经,是“开倒车”。认为最重要的是“把古典拿来活用”,有选择地“继往”。

  “纪晓岚是汉奸”

  文怀沙熟知文坛掌故,他掐起手指学郭沫若说话;讲到杨沫七十多岁做新娘,对其勇气击节赞叹;忆起被批斗的艾青与智利诗人聂鲁达相见的场景,更禁不住当场吟诗唏嘘。

  文怀沙对于中华文化非常推崇,并举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少数民族入侵为例,大胆推测,假如日本当年真的统治了中国,最终的结果也不过使中国的民族从56个变为57个,大和民族最终也将被汉化。因此,他认为世界竞争的结果就是文化的较量。

  也正因如此,他对破坏中国经典文化的行为大加鞭挞。并直称清朝才子纪晓岚是“汉奸”,因为他编纂《四库全书》时,“为了迎合爱新觉罗氏,而对大批经典进行了篡改”。

  老人对家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他曾经因为不客气地指出毛泽东律诗《长征》的瑕疵,而被批判。但是,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不会减去半分。

  “你妈才吐痰!”

  文怀沙被称为孝子,老母亲百岁时他还在身前侍奉。一次母亲吐痰到地板上,他纠正母亲不要再这样做。此事后来被传出去,在他访问耶鲁大学时,被一个美国教授作为“坚持原则”的例子拿出来说。“我当场说,我妈从不吐痰,你妈才吐痰!”他解释自己的行为是要禀奉“家丑不能外扬”的传统观念。

  这种家国之念使得他不像其他文化老人一样,置身政治之外。连战访问大陆,仰慕文怀沙的大名,托人向文老索诗。文怀沙于是赋了一首《萁豆谣》:燃萁曾煮豆,萁豆俱长生。罔论萁与豆,和谐铸永平。(注:连战号永平)

  本报记者王海军实习生林旭红

   (

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