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投保”难保心安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3:00 新闻晨报 | |||||||||
购买保险,不需要和代理人见面,不需要签署任何文件,保险公司却可以凭借与你的电话录音,从你的银行账号内划走保费。日前,不少读者纷纷接到“电话保险公司”打来的销售电话,面对这种“不要任何签名和密码就可从自己银行账户中取钱”的保险,读者顿时有种不安心的感觉。记者昨天经过调查发现,尽管“电话投保”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推销方式正逐渐流行,但因缺乏有效的认证机制以及风险过大等原因,其可行性尚待商榷。
[保险推销员如是说] 只要提供银行账号,保费就能划转 前天,正在公司上班的张小姐手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一位自称是中保康联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女子声音。不等张小姐反应过来,业务员就开始推销起了她们的“逍遥123人身意外险”。“如果发生意外伤害,每月可获得3000元的保险金。”业务员表示,这个险种不仅资费划算,如果当场投保,还可获得一定程度的折扣。 趁着张小姐犹豫之时,业务员随即又甩出一个便利举措:只需要通过电话就可以投保,不需要来回奔波。接着,业务员通过电话给张小姐读了四项健康告知。在读的时候,业务员表示,这段内容会被录音,作为“口头协议”确定双方之间的投保协议。 至于付款,业务员更是提出,只要张小姐提供自己的工商银行账号或者上海银行的账号,保险公司便可从中划扣相应的保险费,而不用张小姐亲自出门办理交款。“不要密码,不要签名,我们就可以从你的银行账户上划款。”业务员此话一出,张小姐一惊。“现在科技发达了,我们可以这么操作的,你放心吧。”听到如此不放心的保险,张小姐找托词挂断了电话。 [保险公司如是说] 划款后会递送给客户确认书面保单 事后,张小姐越想越不对劲,觉得好像是一场骗局,便拨通了中保康联保险公司的电话进行求证。 经证实,那女业务员确有其人,只是她是属于一家专门从事电话推销的公司,而那家公司与中保康联保险公司存在合作关系。 昨天,记者以询问投保事宜为由致电该女业务员。她告诉记者,电话推销保险之所以可信,除了有电话录音之外,还有事后的书面投保单,用以正式确立双方之间的合同关系。 据其介绍,电话行销的大致过程是:致电客户(录音)———客户确认———银行划账———合同生效———投递保单———客户签收———保险公司取得保单回执。 “当您拿到书面保单时会发现,其中的内容和我在之前电话中作出的告知内容完全一样,因此您尽可放心。”业务员在通话最后再一次提醒说。 [银行如是说] 从消费者账号划款有录音就行 如果说,事后快递的投保单能使之前的双方约定通过书面形式固定下来,那么,保险公司仅凭消费者提供的银行账号,就能从银行划款又有何依据?消费者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电话录音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记者昨天就此致电上海银行和工商银行两家与这项电话投保相关的银行。两家银行的客服人员都表示,一般情况下,从银行账户中取款都需要取得客户本人的授权,比如提供身份证或者密码等方式进行。 而在电话保险的划账过程中,客户的授权比较特殊。根据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签订的一份总协议,保险公司提供客户账号的时候还会提供电话录音。虽然其中没有客户本人与银行之间的直接授权,但由于电话录音具有法律效力,银行可以凭此认定消费者已默认授权。 据介绍,在拿到保险公司提供的账号之后,银行所需做的就是审核账号的真实性,随后便可以根据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的约定,操作划款。 “为了达到便捷的目的,不应当以消费者承担过多风险为代价。”上海中茂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盛雷鸣表示,“电话保险”方式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对于消费者来说十分不利。 首先,保险合同属于格式合同。在消费者购买保险之前,仅通过保险业务员单方面的介绍,消费者不可能完全弄清合同中各条款的含义。而在一通电话之后即要求与消费者达成购买保险的合意,显然是减轻了保险公司方的责任,而增加了消费者一方承担的风险,如此做法并不符合格式条款订立的要求。 其次,且不论电话录音本身效力如何,由于这一录音资料仅保存在保险公司一方,消费者在拿到书面保单时,无从确定其中的内容是否与当初电话中业务员所述一致,因此万一发生纠纷,消费者一方取证十分困难。 至于银行划款一项,盛律师认为,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协议如果存在,其效力也仅及于它们两方,并不对消费者有效。 “电话保险”这种新兴的保险方式究竟从何而来,是否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据了解,这种保险推销方式在国外运用比较广泛,而在国内,则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其优势在于,通过电话购买保险成本低且十分便捷。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保监局寿险机构管理处,其相关人士表示,对于电话保险这种相对较新的保险销售方式一事,保监局知道其存在,也知道沪上已有不少保险公司开始推行。“由于其操作手法与常规的保险销售不同,因此可能引起部分消费者的不满。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类似问题上出现的纠纷还比较零散,因此暂时没有出台专门的规范性文件。” □晨报记者葛志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