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反腐败研究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6:00 光明网 | |||||||||
我们应该如何称呼吴敬琏,经济学者还是反腐专家?这个76岁的老人因“吴市场”之誉蜚声中国,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另一卓越贡献——1988年,其引入的“寻租理论”成为日后分析中国转轨期腐败现象的理论基础。 一个简单的疑问引出一个群体的尴尬:这是一群广为人知但又少为人知的人。广为人知的,是他们的学术“主业”;少为人知的,是其“反腐败研究者”的另一身份。
1990年被认为是中国反腐败研究的初始。这是一个无法被称为“学术”而给研究者带来专业声誉的领域,但这一群体仍日益扩大。90年代初,虽然高层加大了对腐败的重视程度,但当时反腐败研究依然“敏感”。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女学者林喆在当年完成了名为《权力腐败与权力制约》的书稿。然而,“没有出版社敢出版这本书”。书稿开始在全国“旅行”,一直到1997年,随着大环境的改善,包括林喆的书稿在内有大约16部反腐书籍在当年出版,大超以往。 1998年和1999年,中国掀起肃贪风暴,反腐败研究群体也开始扩大,经济学、社会学的专家都参与进来,学者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这时研究群体还很薄弱,单枪匹马,个人兴趣为主。”红旗出版社副总编辑黄苇町说,当时主要是理论和概念分析,细化对策很少。 反腐败研究群体有系统内和系统外两块。系统内包括中纪委研究室和各地方纪委研究室、监察部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所。纪检监察系统主要是进行具体对策的研究。因为工作性质要求,他们很少以个人身份发声。而系统外包括高校的廉政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几个系统。 作为一个反腐败研究学者,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林喆说是“焦虑”。她写第一本书的时候没讲司法腐败,因为当时觉得司法是底线,后来司法腐败出现了。写第二本书的时候没写学术腐败,“现在也经常有人提起学术腐败”。 获得北大政治学博士学位的何增科说自己很“尴尬”。每次到外面去开会,何增科都会给听众列出很长的一系列整体政策,“但是没有人能耐心听完,他们只想你给他个立竿见影的办法,觉得我说的都太远。” 最豁达的感受或许是湖南社科联原主席罗小凡,“研究反腐败不能带来什么好处,甚至还有些‘敏感’,不讨好。但是总要有人来做这些事情。这对我们的党和这个国家都很重要。” (《南方周末》6.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