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者”如斯“夫”——经济学高峰论坛系列专访·林毅夫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9:15 无锡日报 | |||||||||
本报记者葛明江山 林毅夫将他教育自己学生的话放在博客上:“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一口气在两个小时内作完《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主旨演讲
坚毅如斯:钟情新农村新农村建设,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这正是林毅夫数年来倾力研究的课题。林毅夫教授被称为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主要智囊之一,他的研究课题很多都超前于政府决策。这一点从新农村问题中便可见一斑。 操着浓重的台湾普通话,林毅夫与记者聊起了他数年执着的新农村建设。 作为国内新农村问题的最早研究者,1999年起林教授开始着手进行系统研究,当时他敏锐地注意到,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出现回流现象,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出现肠梗阻,同时出现消费内需乏力。林教授研究的初衷是:政府发起一场以实现农村自来水化、电气化、道路网化为核心的新农村运动,加快农村地区和生活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此,依靠政府的力量创造巨大的社会需求,消化掉过剩的生产能力,使供需恢复平衡。 “这是一石数鸟的事,不仅可以解决产能过剩,还可以改善消费环境、转移劳动力、缩小城乡差距。”说起新农村,谦逊的林毅夫有些掩饰不住内心的欣喜。 钟情于新农村建设的课题,执着的林毅夫很高兴在2006年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列入两会主题之一。他在解读了这一新政策时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包含经济发展、收入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大方面,但真正着手点应该是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就是从村容整洁入手,增加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 他笑着对记者打着比方,无锡GDP中农业比重低,农村建设也许可以从下水道建设入手吧。对无锡决策层有个忠告,处理沿海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政府要解决一个更深层次的难题,那就是农村土地在变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后,如何分配好升值的部分利益。 智者的发现:自生能力创造概念的是天才,应用概念的是人才,经常混淆概念的是庸才。人类之所以向前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批创造概念的高手。这次林毅夫教授在锡演讲,再次推出了他独创的概念———自生能力。 林教授解释说,自生能力是指一个正常管理的企业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当中,不需要外力的扶持和保护就能获得大家可以接受的利润率。 东亚“四小龙”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每个发展阶段上都自觉推行了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相符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台湾省从汽车零件起步,最终实现能够组装成整辆汽车卖到美国去的阶段。这种发展方式,林毅夫将之称作“小步快走”,每一步都很小,但是每一步都是赚钱的。韩国则是采用“赶超战略”,最初很成功打造了许多企业巨人,最终倒在金融危机的风暴中。 现在中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是以“拿来主义”,通过改造加工,或者成批地引进人家的生产线来生产,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是不是他们就永远赶不上美国的企业了呢? 面对记者的质疑,林毅夫回答说,欲速则不达。我们能用这种方式比较快地创造利润,积累资金,使资金由相对稀缺变成相对丰富,这时你可以再迈出另外很稳健的一步。这样积累下来的话发展速度也很快。发展中国家就是要把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起最具优势的产业、采用同样先进水平的技术、生产同样的产品。 林毅夫指出,中国国企的根本问题是过去国家投资了很多资本密集型的大型企业,脱离了自己的天赋,在拔苗助长中这些企业的产品、技术没有比较优势,一进入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就丧失了自生能力。当然,当我们企业的“天赋”得到提升时,根据自生能力的概念,一个国家发展的目标也必须重新定位。 事实上,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再次验证了这位智者的超前。 “自生能力”这一概念是林教授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贡献。经济学界对此有过这样精彩的点评:一个伟人、一个学者一生的理论成就给人们留下最深印象的可能只是几个概念,比如毛泽东的“持久战”、牛顿的“万有引力”。同样,一个经济学家的成就也要归结于能否创造概念,因为每个概念都意味着高强度的创造性思维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