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专家认为 南京河西可以成为第二个“浦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9:44 龙虎网 | |||||||||
【龙虎网报道】7月20日,南京建邺区举办“河西新城经济发展和繁荣论坛”。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社会学副会长张鸿雁等专家认为,眼下的南京河西与建成之初的上海浦东有诸多的可比性,河西可以成为第二个浦东,甚至在很多方面,河西比浦东更具有发展的优越性。 张鸿雁指出,新城区的开辟,往往是城市优质空间开发再利用的过程。上海的发展
在1993年之前,从新街口向西走4站路就出城了,河西当时尚是郊区,南北轴线过长,如此局促的空间对居住、就业、生产、产业布局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城市学角度看,城市的均衡布局应该是团状、同心圆或者多核心的。河西新城的开发,实现了城市的多轴变化,使城市形态、空间轮廓更趋合理。 相较于上海浦东,南京的河西甚至更具有优越性:河西地区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近,土地空间地势平坦,形态因此更显优良,土地增值空间因此更大。而且,河西作为一个滨江的空间,完全担当了一个“城市文化资本”的角色,成为稀缺的城市资源。另外,河西开发的障碍程度较低,开发成本将远比浦东要低,比如杨浦大桥的建设成本就特别高。更主要的是,河西作为一个后发展的大型社区,可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少留遗憾或不留遗憾。 与会专家也指出了河西板块面临的客观不足。秦淮河就是一个天然的障碍,它割断了河西与主城的脉络。武汉的发展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量的居民居住在长江这边而工作在那一边,造成了武汉的交通存在很大的瓶颈效应。目前,秦淮河上仅有四五座桥,已经不堪重负。如果不好好解决河西的“就业核”问题,将直接影响100万居住者的出行。 张鸿雁还指出,虽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道路特宽也有负面效应。如江东路100米的路幅过于宽阔,已经成为河西发展的一个心理障碍点:在心理、文化以及行为层面上都有阻隔性的负面功能。因此,张鸿雁不赞成河西再建设如此宽的大马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