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恋旧,还是得恋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2:17 中央电视台 | |||||||||
敬一丹 我有点儿讨厌自己的恋旧,什么都舍不得扔,留着,存着,天长日久,自己陷在一大堆旧东西里。但这次,我庆幸,幸好我恋旧,找到了15年前的东西。 那是一件圆领衫,白色的,印着绛红色的字,前面的大字是:“饮水思源”;小字
1991年,我们就是穿着这样的衣服去大别山的——一别15年。15年,能做什么?在一个家庭,婴儿长成了少年;在一个国家,可以实现3个“五年计划”了。大别山呢?胡老师呢?那些孩子呢? 当我2006年盛夏又一次走进大别山的时候,我一直在回想胡老师当年的模样。麻城,我已经不认识了,路很宽,楼很新,路过一个工地,人们告诉我,这是沪汉蓉铁路。 走上村路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熟悉。还是那条沙石路,弯弯曲曲地通向喻家畈。在这里,我最想见的人自然是胡老师。果然,胡老师还在这里当老师。 学校有了远程教育设备,看录像很方便,胡老师指着当年《红花草》里六七岁的学生,告诉我这些学生的去向:“这个孩子,他上大学了……她读的是中专……他学师范……他出去打工了……”胡老师的儿子读了师范,暑期刚刚毕业,胡老师希望儿子也回到山区当老师,山里太缺老师了!英语、音乐等课程经常因为缺老师开不了课。 我们看到,如今的大别山,有那么大的差别。那里有麻城一中那样一流的学校,而在50公里以外,就在离胡老师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些教学点,都是“一个老师的学校”——只有一间教室,一个老师,教七八个、十来个学生,他们分别属于3个年级。那些老师,分散在大山的一道道褶皱里,他们默默地、久久地坚持着,分明都像胡老师。 15年,一个村庄,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一个牵挂。如果记录下来,且不说见证一段历史,反映一个变化,就是留着以后自己恋旧也好。 还是得恋旧。 (作者系央视节目主持人) 相关专题:央视主持人重返大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