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拯救:自行车上的现场广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01:31 燕赵都市报

  

拯救:自行车上的现场广播
这张拍摄于地震当天的流动广播站照片成为记录那个时代最珍贵的记忆。

  

拯救:自行车上的现场广播
李铁柱(左)和张金生(右)30年后重忆旧事。(胡印斌摄)

  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始,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人公报务员李侠出生入死,与敌人巧妙周旋,冒着生命危险用秘密电台为党中央传送了大量重要情报的事迹给人们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李侠的形象曾感动了几代人。

  1976年,唐山大地震两个小时后,在开滦赵各庄矿广播站同样上演了一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机务员李铁柱、技术员常俊仕、播音员李秀容三人拖着受伤的身躯,将广播喇叭和扩大机装在旧自行车上,一辆特别的广播车按平日正常的时间准时播音了,久久地回荡在震后赵各庄的上空……

  地震夜间突然袭击

  30年过去了,震后几乎被荡平的开滦赵各庄矿周围早已是一片繁荣景象,依势而建的房子错落有序,卖水果的小商贩不停地穿街叫卖着,到处是出售商品的小门脸,行人穿梭其中,安静、祥和,俨然一个独立的小社会。

  如果不是亲历,让人很难想像30年前这里发生过什么。一个夏季的午后,赵各庄矿的几位“老人”将记者带入了30年前的赵各庄,记者由此了解了那鲜为人知的一面。

  当时在赵各庄矿负责宣传工作的张金生,业已退休在家。地震发生时,他家所在的赵各庄北工房4条8号院的房屋并没有完全倒塌,“我从家中窗户逃出来后,就直奔矿上。在大食堂的西门外看到了矿党委书记马驷。马书记指示我赶快到广播站看看,能否使用广播设备把大家召集起来抗震救灾。”

  当时的矿广播站坐落在职工第二俱乐部的北侧,一个有四间房子的大院子里。西屋是播音室,东屋是维修工作室,中间两间是广播设备机房,地震那天正是广播站技术员常俊仕值班。等张金生赶到广播站时,常俊仕已经是从严重变形的窗户中逃了出来,只是被玻璃划得满身是伤,机务员李铁柱、播音员李秀容已经赶到这里。

  十几岁就开始与广播打交道的李铁柱说,1976年7月28日,强烈的地震将他从睡梦中惊醒,慌忙中,几次想从炕上爬起来,又几次摔倒,随后房屋倒塌声、玻璃破碎声、房屋倒塌腾起呛人的尘土一并出现。“震动一停,我急忙从倒塌的房屋缝隙中拖出年迈的父亲,此刻我发现所有的一切都面目全非,除了家门前那棵小杨树还挺立外,周围的房屋成为一片废墟。”救出邻居后,将生病在身、不能活动的父亲交给邻居,李铁柱骑上被砸得扭曲的自行车,不顾一切地来到矿广播站。也就是这辆破旧的自行车为赵各庄的震后的广播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行车上的广播站

  看到震后广播站那扭曲的样子,设备砸坏是很自然的事情,听到矿领导要使用广播设备,几个人一阵紧张。就在这时,常俊仕说,站里有一台直流扩音机和一套用矿灯组装的直流电源,装上喇叭就可以组成一套直流广播设备了,完全可以应急使用。

  那时,余震不断,到处都是房屋倒塌后弥漫的烟尘。三个人不顾危险,几进几出从摇摇晃晃的广播站中抢出了一台80瓦的晶体管、一支25瓦喇叭、一个话筒、一箱子矿灯电瓶和电缆线等。简单的设备有了,安装在哪里,如何广播又成为让人发愁的事情。

  此时此刻,李铁柱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常俊仕灵机一动,建议设备安装到自行车上。就这样,车把上是喇叭,扩音机和电源箱放后车座上,一辆安装到自行车上的流动的广播站组建成功了。李铁柱说,连接好线路后,他们三个人一边推自行车走,一边编着广播内容。广播喇叭中最先传出的是“共产党员们、民兵同志们,广大职工家属们,刚才这里发生了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这紧急的关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矿党委号召你们马上到矿上报到参加抢险护矿工作……”十分可贵的是,宣传科通讯干事舒振江及时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瞬间。

  从早上5时多开始,推车的、播音的各司其职,一边走一边播音,在赵各庄方圆三四公里的废墟间不停地穿梭、流动着,一遍又一遍地广播这个通知和维护秩序的通知,一直没有间断。“几次余震吓得人们乱跑,为了稳住大伙的心,我们强忍着内心的慌乱推着‘广播车’在废墟上宣传广播,几次经过我家附近,很想看看父亲怎样了,但想到广播不能停下来,只能无奈地向那个方向望几眼。”李铁柱说,在慌乱的废墟上,流动的广播站传出的那熟悉的播音声给了人们很大的安慰,并且很快地组织起来,参与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来。

  广播站几易装备

  第二天,根据矿抗震指挥部的指示,流动的“广播站”就转移到了一辆旧吉普车上,“我从武装部领来一支冲锋枪,担任广播车的保卫工作,司机孙成金开车,播音员李秀容、机务员李铁柱负责播音,又组成了一个吉普车广播站。”张金生说,震前,家家户户有“小喇叭”,广播站定时播音、发布通知,地震将这些广播设备全部震毁。现在,吉普车“广播站”接过了所有的广播任务:发布抗震指挥部通知,宣传抗震中展现的感人事迹,党中央、国务院向唐山人民发来的慰问电,一遍又一遍地播放着。

  不间断的播音使播音员的嗓子哑了,张金生和李铁柱两个没有播过音的也轮流播音,三四天后,几个人的嗓音都哑了,而播音还得继续。

  不久后,全国各地支援唐山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来,宣传科领到了一顶帆布帐篷,领导决定将广播站转移到帐篷内,流动的广播站变成了固定的广播站,也用上了交流电源,用上了刚刚恢复的街道有线广播网,组成了震后第三代广播站。一个月后,广播站分到了三间刚刚建起的简易房,再次搬到简易房内。此后,坐落在融园9号房西侧的简易房广播站一直使用到1983年,搬到正式建好的房屋内。1992年,广播站改成了电视台,广播站彻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现在依然工作在赵各庄矿电视台的李铁柱说,地震30年过去了,“广播站”早已成为历史,但想起震后广播站的工作,看到广播设备,依然是心潮澎湃,在那个慌乱的年代,广播站的播音让很多人得以稳定下来,并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起到了不估量的作用。

  (本报记者:刘丽普、齐雪芳)

  民间记忆:地震中的母爱父爱

  讲述人:王秉臣(省二院主任医师)

  地震当年:曾随医疗队去唐山赈灾

  

拯救:自行车上的现场广播

  (在灾难面前,亲情是震不塌的堡垒。)

  在地震中,我看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令我终身难忘。重如泰山深如海洋的爱,三十年来一直在我脑海回荡。

  地震后的23天,在唐山新华路中段,来往人群很多。近中午了,大家都听到有婴儿的哭声,但辨别不出方向。一位解放军战士说哭声应该来自半片楼三层的一个房间,此时众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三楼的这个房间。一幕惊人的场面映入众人的眼帘,一位母亲被砸死之前把婴儿放到写字台中间抽屉下的小小空间中,婴儿(好像不到1岁)发出响亮的啼哭声,众人的眼泪不约而同地在眼圈里转,都在想如何去拯救这个孩子。还是这位解放军战士的想法来得快,他迅速地组织了几位战士,像叠罗汉一样人踩人肩向上爬,动作之神速之灵敏让所有人折服,孩子终于被救了下来了。这位母亲在临危的一瞬间是那么睿智果断那么勇敢敏捷,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是母爱。

  刚入震区,条件相当艰苦,救助伤员的条件比较困难,我们仅能做初步处理再等待飞机转送到国内其他地区。一天,一位年轻的父亲送来一个大约五六岁左右的前臂骨折的小男孩。我们给孩子整复上夹板后用绷带托起他的右上肢,决定用卡车将他送往飞机场。这位父亲也跟着卡车送孩子上飞机,由于秩序较乱途中经常停车,年轻的父亲一路蹲在卡车上用手托着孩子受伤的上肢,目不转睛地深情地望着孩子的脸,一句话也没有。再一次停车时,年轻的父亲突然脱下孩子的背心,借我的圆珠笔在背心上写字:孩子叫什么,住在什么地方,父亲叫什么名字……小背心的前后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临上飞机时,年轻的父亲拥抱并亲吻了孩子,与孩子告别。回来的路上年轻的父亲一直沉闷不语。30年了,我想他们父子一定团聚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