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拯救:那段难忘的“共产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01:31 燕赵都市报

  

拯救:那段难忘的“共产生活”
今日的曹文阁。

  

拯救:那段难忘的“共产生活”
绘画中的唐山震后生活。

  在大灾难面前,互助互爱的临时“大家庭”,成了“诺亚方舟”。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亲人遇难。一个被誉为“方舟”的“家庭”,是由大震后好几个失去亲人的家庭组成的。他们在大震发生后走到一起,在一个用塑料布搭的防震棚里,有饭同吃有衣同穿,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光。

  事实上,“方舟”是唐山人民在大难后自救、互助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情景,对于所有从那场大灾难中活下来的人,都并不陌生。

  那段同吃同住、不分彼此的时光,持续了一个月左右,后来人们都形象地称之为“共产生活”。

  共产生活

  “一提大地震,最让人心里温暖的就是那段‘共产生活’。”7月13日,唐山市路北区78号小区26楼57岁的曹文阁,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当年的“共产生活”经历。

  1974年下乡返城后,曹文阁和妻子一直住在唐山市棉纺厂工房岳父家不足6平米的小厨房内。他们所在的小院当时叫新华里9号小区,每号小院里都是并排的三家平房,平房的南面是一排厨房。因为住房紧张,厨房里晚上也都有人住。

  大地震时,好多房顶坍塌了,但由于墙壁较厚,这个小院里依靠自救,很快脱险,整个小院20多口人只有一个人遇难。28日整个白天,大家都在忙着救人,根本顾不上吃饭,直到晚上回到家人身边时,才发现:人是活下来了,但所有的物品都埋在了残垣断壁之下,吃饭穿衣怎么办?

  那天傍晚,曹文阁忙活了一天回来路上才发现:自己身上一丝不挂!这时,他们一家已经在邻居们的帮助下转移到铁路旁的空地上,大家还从棉纺厂的仓库里找来塑料布,用木棍和木板搭起了防雨棚。见曹文阁这样光着身子回来,梁婶赶紧把自己的一个褂子脱下来递了过去。

  曹文阁走进去才发现,这是一个临时大家庭:张叔叔家5口,李大爷家老两口,老梁家3口,还有武叔叔家及其儿媳、孙子共6口,都聚集进来,并收留了几位受伤的亲友,小棚子里挤挨着20多口人。

  入夜下起了阵雨,余震不断。“李大爷家熬的秫米粥都让孩子们喝了。”妻子冯晓清说,大人们都没吃到东西,忍忍吧。

  今天熬过去了,明天怎么办?“咱们一定要想发活下去。”几户人的心很快就贴到了一起,大家要相依为命,一只共同求生的“诺亚方舟”,就在这个风雨夜里酝酿形成了。它的掌舵人,就是40多岁的张叔叔。

  第二天开始,张叔叔开始发挥他的领导作用。他先是分配年轻人扒挖粮食和锅碗用具,去附近的游泳池、水坑找水,孩子们则四处搜集碎木,妇女负责生火做饭。而饭菜和衣物,则根据大家的需要统一分配。

  “干力气活的吃什么,伤员、病号吃什么,都有具体安排。”曹文阁说,一天梁家居然扒出来一缸子鸡蛋和几瓶酒,张叔叔当即决定:酒,留给救人扒尸的男人们喝;鸡蛋,给身体虚弱的老人和病号吃。

  邻里情深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这场巨大的灾难中人们丢掉的不只是人命和财物,还有矛盾和恩怨,得到的却是人间真情、友情。”曹文阁感慨说,那段“共产生活”让大家在情感上也一下子融洽了很多。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阵猛烈的震动,把他从睡梦中惊醒。“我立刻意识到是地震了,‘快起来、地震了’,大喊了一声我就跳下床,踹开门,因为房间小,我一步就跨到院子里。”曹文阁说,随后妻子冯晓清就抱着女儿也跑了出来。

  眼前的场景让曹文阁永生难忘,30年后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站在院内就像站在行驶中的拖拉机后车斗上,颠簸不止。外面风很大,房后胡同中的几棵大树的树冠迎风甩来甩去,院子两边的房顶上的砖瓦哗啦哗啦倾泻下来,地上弥漫起呛人的烟尘。不一会儿,杂物就埋过了小腿肚子。”7月13日,曹文阁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况,一脸惊恐。

  当天,曹文阁把岳父母从窗户里接出来之后,就赶紧跑去营救坍塌房屋中的邻居。这时,邻居们也都陆续跑出来,大家都集中到了胡同外的宽敞空地上。“还有谁家人没出来,赶紧找。”有人喊道。“四号院的李大爷老两口还没出来!”一个声音说。

  听罢,张叔从人群中跳出来,毫不犹豫地冒着余震回到院子里,打开李大爷家已经扭曲的门窗,将李大爷背出来,又把李大妈也扶了出来。

  然而,邻居们都知道,李大妈和张婶闹过矛盾,几年都不说话,有时还指桑骂槐闹一场。

  天发亮的时候,曹文阁就跑到父母和亲友家去看望、帮忙。他傍晚回来时,几家人挤在一起,李大妈正向大家倾诉:“今天多亏了你张叔,把我们救了出来,要不然……”一旁的张叔立刻打断她的话说:“快别说了,搁谁都得这么办。”

  在此后一个多月里,他们几家人同吃同住,不分彼此,互相帮助,亲如一家,后来盖简易房又主动盖到一排上。

  温暖至今

  “尽管那段日子很短暂,只存在了一个来月。但灾难之中结下的情意是深挚而珍贵的,曾经置身其中的人们,无不对它有一丝依恋。”家住唐山市路北区东窑小区的42岁的张立志说。

  大地震发生时,他家在滦南县司各庄。那一带沙土地较多,土质疏松,满地裂口,房屋坍塌了一大片,全村的人们都聚集到村北地势较高的大沙岗子上。

  “灾难来临了,乡亲们更加团结友善、互相帮助。”张立志说,天亮以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受伤的赶紧送往公社卫生院,身强体壮的便开始搭起了瓜棚式的窝铺,反应敏捷的则迅速从原来的房子里往外搬粮食、炊具,等大伙把粮食袋子绑在树上、油罐子吊在树杈上、老弱病残都安顿好时,已临近中午了。

  这时,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开始共同分享食物和衣服。李叔叔还特意冒险回家,拿来几件衣服和被单分给了衣不蔽体的张立志。那年,他12岁。

  傍晚时分余震发生了,似乎比夜间的还要可怕,地上不停地冒水,哭声、喊声不断,村子里又乱成一团。“人口多的人家天黑时都不知道谁跑到哪家的防雨棚里去了。”张立志说,危难时刻见真情,那时候乡亲们不分你我,就像一家人,你帮我、我帮你,共同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日子!

  第二天,解放军就赶来救援了,并开始发放食物。但这种共产主义式的生活还在继续着。

  随着各级抗震救灾组织开展工作,实行按户按人配给生活必需品,同时各家扒出的东西逐渐增多,人们的私有观念萌发了。9月1日起,职工开始发放工资,货币交换和正常商品供应逐渐恢复,供给制停止了。于是,“共产主义生活”逐渐消失。

  “那段时光给他在心底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让我温暖至今。”张立志说。

  (本报记者:高利锋文/图)

  民间记忆:地震使大家团结在一起

  讲述人:王桂平

  

拯救:那段难忘的“共产生活”

  (震后邻里互助亲如一家。)

  地震当年:22岁,滦县某公社广播员。

  1976年7月28日凌晨,地震发生后,我们在公社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兵分几路,到各村了解震情。我和妇联主任分在一村,从村东走到村西,从社直机关到各家各户,边走访边提醒群众,要他们不要大意,不要在屋子里呆着,要警惕余震的侵袭。

  7月28日上午,我们才得知,唐山是震中,震情非常严重,人员伤亡惨重。为了尽量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我们冒着余震的危险,一次次冲进屋内把播音室的广播设备都一一拆下,搬到室外稳妥的地方,并用雨布盖好。

  29日,天一亮,我迫不及待地跑回了家,只见我家的房子全平了,左邻右舍全都呆住了,早年曾是村妇救会成员的母亲高声地向乡亲们喊着:“咱们总这么坐着也不行呀,还是想办法扒出点粮食来,不管咋着人也得活呀!”她的话提醒了乡亲们,大家开始动手扒粮食,我的心也踏实了许多。母亲又对我说:“你回公社去好好干吧,家里的事就不用你管了。”就这样,我和同志们一起,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中。很快,我们接通了电话,修好了广播,党中央的声音得以及时传播到群众的耳中。

  后来回家时,母亲对我说,地震后,人们像是一家人一样,东西不分彼此,一锅做饭一起吃,谁有了困难,大家支援,你帮我,我帮你,有一种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过去两家多年不说话,现在两家亲如一家。震灾并没有吓倒人们,大家团结奋斗、互帮互助,共同度过了大灾后那段艰难的日子。

  (整理本报记者:刘丽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