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环球时报专题 > 正文

黄晴:别总猜测慈善的动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06:29 环球时报

  最近,许多人都在讨论慈善话题:比尔·盖茨要退出微软,专注慈善事业;世界第二富翁巴菲特捐出370亿美元用于慈善;国内也有慈善家李春平,15年来他平均每天向社会捐1.5万元,等等。

  中外慈善家从事慈善,将所得回报社会,本来是一种好事。但国内有些舆论却不这么认为。对盖茨,有人指责其财富来自恶意垄断;对巴菲特,有人怀疑其早年偷税;对于李
春平,更有不少人质疑其钱财来源,质疑其捐款动机,质疑其传奇故事的真实性。这着实反映了某种社会心态。

  在中国的

传统文化中,比较讲究动机,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这本意或许是要强调性情之真,中西方在这点上有相似之处。但与西方历史不同的是,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有所谓“诛心”之论,就是去质疑别人的动机,你做了好事,有人质疑你的动机,让人百口莫辩。“诛心”之论造成了历史上不少冤假错案,“诛心”者往往是些戴帽子的高手,自己的心理实际上是阴暗的。

  当代的法律体系主张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排除了“动机”定案的做法,“主观故意”因素只是在事实成立的条件下决定量刑时才有效。这样,在法律层面,“诛心”之论的市场不大了,但在道德层面,“诛心”之论还有市场。

  一个社会,猜忌气氛太重,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猜忌气氛或有抑恶之效,但它如沙漠一样,细菌不好生长,什么东西都不好生长。“出头的椽子先烂”,便是这种气氛下的经验之谈。试想,一个大家都缩头的社会能有什么成长性,人们或可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平等”,但这种“平等”太乏味了。在这种气氛下,人才难以成长,创造性难以发挥,慈善文化也难以生长,因为这些均有“冒头”之嫌。

  “这世道,做点好事太难”,更是对这种气氛的一种感叹。人性善恶,颇为复杂,具有相当的环境关联性。既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那么社会效果就是检验善恶的标准。一个行为,对他人,对社会有益,就是好事。至于动机,人或有什么缺陷或毛病,那是另一层面的事,“锅是锅,盆是盆”。

  如果一个人钱财来路不正,又做了慈善之事,如何看?

  其一,如果这是一种良知救赎之举,社会不必否定,佛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西方基督教讲求“忏悔”,都是给人以良知救赎的机会。社会应该给人以这样的空间。

  其二,如果查实违法,依法处置就是,既不以善掩恶,也不以恶掩善。对这类事,真正有勇气的做法是做有根据的举报,而不是无根据的猜测。

  慈善文化类似植物,需要社会的土壤和空间来滋养。相对于美国,当今中国慈善事业尚不发达,社会对富人这方面的缺失,多有诟病。但另一方面,慈善文化在中国确已开始生长和发展,这是一个需要时间、需要培育的过程,是一个方方面面提高素养的过程。人,不是单靠面包而生存,对谁都是一样。▲(作者是

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黄 晴

  相关专题:环球时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