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第一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在卧龙降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10:46 新华网 | |||||||||||||
资料图:2005年新出生的16只熊猫宝宝于2006年1月1日集体亮相(中新社) 新华网四川频道7月23日电(记者冯昌勇海明威) 22日8时50分,今年全球第一只人工繁殖的大熊猫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降生。这只幸运的大熊猫宝宝为雌性,体况
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介绍说,逃跑新娘“白雪”今年16岁,相当于人类的50岁,属高龄产妇。为确保她们母女健康,科研人员将小宝宝取出后放入育幼室进行精心监护,并加强了对高龄产妇“白雪”的调理。 大熊猫“白雪”,1993年11月在宝鸡市太白县城南部的秦岭深山中被当地百姓发现,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中心将其救回饲养。1994年8月16日,“白雪”在苏州房山国家森林公园参加展出时,趁工作人员不备,冲出笼舍向房山森林茂密处跑去。“白雪”出逃38天后终于被人们发现,但捕捉难度极大,为确保“白雪”不受到任何外界伤害,80天后,“白雪”才被成功带回到房山国家森林公园。1995年,“白雪”被送到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参加繁殖研究。2001年5月30日,“白雪”再次出逃,在当地野外生活了4年半后,于2005年11月19日晚获救。 2006年4月初,“白雪”顺利发情,经过几天监护之后科研人员于4月12日为它实施了人工授精。大熊猫专家余建秋介绍说,大熊猫一年只怀孕一次,每次产仔一到两只。大熊猫的繁殖力较低,人工圈养的大熊猫,由于养尊处优,活动量减少,其性能力更是直线下降。为保证交配成功,专家们通常会采取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这样双管齐下的办法帮助雌性大熊猫受孕。
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国家林业局2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宣传办主任曹清尧表示,此前香港媒体报道的“内地不再向香港赠送大熊猫”的说法不确切。 新华网西安6月11日电(记者张军)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在11日上午结束的“秦岭大熊猫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中透露,中国已攻克大熊猫繁育“发情难、交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等关键难题,仅2005年一年就成功繁殖大熊猫18只,目前全国人工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183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