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红军为元勋子女“长征”授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1:29 新京报

  “情系长征路”活动瑞金启程,叶坪红军广场烈士纪念塔下举行授旗仪式

  本报瑞金电昨日,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地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瑞金,“情系长征路”———开国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活动正式启动。瑞金籍老红军94岁的刘家祁为活动授旗。

  94岁老红军身着红军装授旗

  昨日上午11时,在叶坪红军广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下,20余位开国元勋子女在37℃的高温下,整整齐齐站成两排,举行了重走长征路的授旗仪式。

  瑞金仍健在的四位老红军之一———现年94岁的刘家祁老人为活动授旗。他特意穿上了一身红军装,八角帽、肩章帽徽一应俱全,蓝布上装还挂着四枚纪念章。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组队沿父辈们当年走过的长征路,缅怀那段艰辛的岁月。我们这些人的年龄都比较大了,但还是有决心和信心,用长征精神重访长征路,完成这次红色之旅。”当罗东进(罗荣桓元帅之子)从老红军手中接过红旗,他代表元勋子女表达心情。

  黄克诚之女带病坚持随行

  昨日早晨,元勋子女一行还重访了位于叶坪、沙洲坝的革命遗址群,包括一苏大、二苏大会址,红井等。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此行年纪最长的刘铮(朱德元帅女婿)老先生坚持爬上楼梯,瞻仰了朱德元帅故居。“这张家里有,这张也有。”在简朴的房间里,刘铮指点着一张张照片说。意外的是,有张朱德元帅和战友的合影,刘铮发现连自己家中也没收藏。

  这两天瑞金气温均在37℃左右,天气闷热。但昨日,参观前辈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元勋子女都精神振作,即使是前一天因身体不适上吐下泻的黄梅(黄克诚大将之女),也坚持走遍了每个地点。

  昨日下午,“情系长征路”一行队伍由瑞金出发,抵达于都,随后将计划重访“长征第一渡”等地。

  

老红军为元勋子女“长征”授旗

  重访长征路———瑞金站

  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市叶坪村的谢家祠堂,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告成立。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瑞金以及以瑞金为中心的苏区纵横驰骋,建立功勋。

  

老红军为元勋子女“长征”授旗

  在红军烈士纪念塔下举行的活动启动仪式上,一名武警战士正在执勤。当天,20余位开国元勋子女从江西瑞金出发,“情系长征路”活动正式启动。

  ■参与第一阶段活动部分开国元勋子女名单

  罗东进:罗荣桓元帅之子,原二炮副政委、中将

  刘铮:朱德元帅女婿,中苏友协秘书长

  秦铁:秦邦宪之子,天津远洋运输公司船长

  彭钢:彭德怀元帅侄女,原解放军纪委副书记、少将

  刘太行:刘伯承元帅之子,原空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

  左太北:左权之女,原航空工业总公司综合计划司副司长

  黄梅:黄克诚大将之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董良羽:董必武之子,原北京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助理,少将

  张元生:徐向前元帅女婿,国家纪委信息中心研究所所长

  粟戎生:粟裕大将之子,原北京军区副司令、中将

  陈知建:陈赓大将之子,原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少将

  张光东:张云逸大将之子,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

  ■记者手记

  出乎意料的答案

  重访“长征”之路刚刚开始,我已经多次问这些老同志,“你们一定听过很多长征故事吧?”然而并没有如意料之中那样,听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很多老同志表示,先辈很少讲起长征如何艰苦,只是教育他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他们并不拿艰苦来炫耀什么。”刘铮(朱德元帅女婿)老先生说,岳父很少讲长征时自己吃什么,穿什么,但会在晚辈们对吃穿有非分要求时,坚决地拒绝。

  实际上,这样的答案,比听到很多精彩的故事更感人。

  这让我感觉到,这一程,绝不是红色旅游,那山山水水背后,都是一些需要发现后捡拾回来的宝贝,是一些拥有了就能让人安心、塌实的东西。

  ■寻访

  瑞金当年3.5万人参加长征,目前当地只剩下4位老红军

  九旬老人犹唱《送郎当红军》

  

老红军为元勋子女“长征”授旗

  黄加栋,93岁,1933年参加红军。

  本报瑞金电9天前的7月15日,瑞金又有一名89岁高龄的老红军去世了。至此,居住在瑞金本地的老红军只剩下4位,另有40多名瑞金籍的老红军散居在全国各地。

  据了解,当年,只有23万人口的瑞金,有5万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斗争,有3.5万人参加长征。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

  最难忘“妇女独立师”

  93岁的黄加栋老人是1933年参加红军的,入伍之后在一军团2师,当时的师长是林彪。

  7月22日下午,在一所简朴的平房院外,记者见到了黄老先生。他的目光已有些涣散,说起话来也总是回到重复几遍的那些句子上去———“新田古陂,打了3天3夜。”那时候,黄加栋还只有21岁。

  这一场胜利之后,黄加栋经历的就是那些艰苦了:雪山草地,没吃没穿,眼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而最让他难忘的是四方面军的“妇女独立师”,2000多人全部背枪、打绑腿,跟男兵一样打仗,但在沿途,因遭反动武装袭击,很多女兵为免凌辱,七八个人结队投河自尽。

  “送郎当红军,坚决打敌人,消灭反动呀,大家有田分……”黄老先生唱起了一首江西民歌《送郎当红军》,这似乎本该由那些留在家中照顾老幼的女子们唱的。

  在黄老先生已淡忘当年的很多事情之后,《送郎当红军》还是一个曲调也不错地留在了他的记忆里。

  一家三口成为烈士

  91岁的宋太针老人1933年加入九军团。一年后,19岁的他就踏上了长征路。

  “毛主席走前头,我们跟后头”,宋太针说,刚刚走上长征路,并不知道要走多久,要去哪里,很多战士都只是认准了毛主席。

  一路上,经常是前有围堵,后有追兵,脑袋上面有飞机。“敌人少我们就打,敌人多我们就分散走”,就这样一直进了草地,不知道有多宽,不知道有多远,看不见边际。

  宋太针说,他那时候的求生欲望很强,喂猪的竹鞭草,捡来马粪、牛粪当燃料,用锅子煮煮就吃;一张生满了虫的牛皮,用刀割下一块,煮一煮也能吃。

  “那时候很多战士没衣服穿,晚上七八个人背靠背取暖,早上起来一堆一堆地都没能再醒来。”看到很多战友的离去,宋太针还是挺了过来,一直走到延安,并最终回到故乡瑞金。

  但是回家后,宋太针发现,当年一起参军的两个哥哥、一个侄子,永远长眠在异乡了。

  ■花絮

  长征路

  成“发现之旅”

  据“情系长征路”组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重走长征路,有些老同志到了以前未曾到过的地方,并由此发现了一些感人的细节。

  发现1

  儿子轻抚陈赓手术台

  前日上午,在长汀县卧龙山脚下的福音医院旧址,陈知建(陈赓大将之子)发现了1927年父亲左腿受重伤时做手术的病床。

  陈赓当时因在江西余昌的战斗中负伤而被送往福音医院,本可能截肢的他,因担心再也不能打仗,坚决不肯截肢。院长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才为他保住了左腿。

  在福音医院的手术室,陈知建摸着当年曾经抢救过父亲的手术台,感慨不已。

  发现2

  左太北找到幼时照片

  福音医院里,左权之女左太北也有一个意外发现:两岁时她和幼儿园小朋友们的合影。

  这张照于64年前的照片,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以及时间的侵蚀,上面的人物面貌都已模糊不清。左太北在照片里寻找了很久,也不能判断出究竟哪个是自己,“可能是这个,也可能是那个”,她指点了好几个可能是自己的小朋友。

  但左太北仍然非常激动,照片中还有刘太行等好几个老革命家的子女,她最终将这张照片翻拍了下来。

  发现3

  朱德旧居里拍照留念

  在长汀县城关的辛耕别墅,原来曾是民国时期长汀商会会长卢泽林的别墅。

  1929年,红四军司令部和政治部设于此。毛泽东、朱德都曾在此居住。

  前日,陈知建(陈赓大将之子)、刘太行(刘伯承元帅之子)两人一到别墅,就认出了朱德元帅当时的住所,两人决定要在房间里拍照留念。

  采写:本报特派记者 相丽丽

  摄影:本报特派记者 韩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