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劳动者之歌:村民致富的引路人——王化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1:4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新华社记者陈晔华 季春鹏  

  王化东

  宿州市埇桥区夏刘寨村党支部书记。7年来全力带领村民致富,使该村成为“2005年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2005年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要像骆驼一样,负重前行;像黄牛一样,埋头苦干;像领头雁一样,敢争第一。”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夏刘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化东正是以这样的信念带领村民摸索致富道路,谱写着农村建设的新篇章。

  夏刘寨村是安徽省北部一个三面环山的村落,自然条件较差。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每年一涝一旱的自然灾害使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大挫伤,甚至出现大量荒地。王化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个贫困封闭的穷山沟怎样才能将村民带上富裕之路?自从1999年当上村支部书记后,王化东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把土地集中起来,连片耕种,发展规模农业,这样不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吗?”

  王化东向村民提出了他的这一想法,提议村民每人拿出一亩地转包给他,成立星原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由他统一经营,并由他承担所有农业税费、各种集资和义务工等负担。农民可到公司来上班,日工资不少于10元,年终亏了他一人承担,盈利了大家分红。

  开始由于对这种经营模式不了解,有些村民心存顾虑,他们担心万一王化东赔了,上面还找他们要公粮。后来王化东与村民订合同、摁手印、办公证,同时随着对集约化经营的优势越来越了解和实际经营带来的好处越来越明显,大家渐渐放心了,每人都自愿拿出一亩地交给王化东集中经营。这是皖北地区第一家农民参股的农业企业。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地里没有了后顾之忧,纷纷外出打工挣钱,留守的村民可以去地里上班。

  现在全村2700亩耕地全部实行统一经营,平均亩产优质良种小麦500公斤,产量比普通小麦高出150公斤,每公斤售价高出0.5-0.6元,仅此一项就使平均每亩增收500元。集约化生产带来的效益吸引邻近村的村民也纷纷参加,大家从这种经营模式中尝到不少甜头。2003年、2004年王化东被连续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同年,夏刘寨村成为“2005年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

  耕地问题解决后,王化东打起了村里荒山坡的“主意”。从2002年起,王化东承包了村里的部分荒山,并拿出50万元,为村民引进桃树、石榴等优质果树苗70多万棵,组织村民栽种。2005年,单是杏树就给村民带来每亩2000元的可观效益。2005年夏刘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

  从2004年起,王化东开始尝试工业反哺农业。经过7年的努力,经营建筑、食品加工等的星原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资产已达到500多万元。手里有了钱,王化东又开始建设村里的水利工程。说起这一点,村民们如数家珍般地告诉记者,王化东先后建设和兴修了供水塔1座、节制闸2座、灌渠1500米,并开挖了两个水塘和3眼深井,用于解决引水上山、灌溉和人畜饮水。

  山村的交通大多是落后的,夏刘寨村也不例外。位于村西南面的大乾山像一道屏障挡在夏刘寨村和宿州市之间,让村民出山进城足足绕了40里路。王化东决心打通大乾山,修一条乾山公路,扫除这道阻碍夏刘寨村发展的屏障。现在这条公路正在紧张施工中。

  作为一个村的“大家长”,王化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很少。在化东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伙儿富了才是富。”王化东始终以实际行动兑现他向夏刘寨人许下的诺言,领着夏刘寨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据新华社合肥7月23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