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宏观调控谋求治本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5:19 深圳商报

  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最新动作肯定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

  上周五,央行宣布从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新华社的消息说:“这次动作距离上次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仅仅间隔35天。”感到吃惊的不会只是新华社记者。

  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过热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近两个月来舆论持续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的经济统计数据公布后,这种关注更达到了沸点,呼吁央行加息的声音也突然高分贝放大。

  上周二,国家统计局宣布,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0.9%,比去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更是创出了11.3%的新高。与此同时,来自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信贷持续高速增长,前6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多增7233亿元,新增贷款额已经占去央行全年指标的87%。

  不少人由此断言,加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果说还有什么悬念的话,那不过是央行何时宣布加息,加息的幅度会是多少,仅是贷款加息还是贷款存款同时加息。

  央行出乎大部分人预料地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然并不等于宣布没有了加息的可能,它不过表明,近期不会加息。或者说,加息还不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选项。至于将来是否需要加息,央行还要根据自己对于潜在通货膨胀风险的评估与判断看看再说——利率政策毕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央行没有选择加息,而是选择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固然出乎不少人预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此前已经有经济专家表示,市场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最重要一环,没有能够忠实地执行央行的货币政策。其中的缘由,新华社记者有比较到位的分析:“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更加重视提升资产收益和股东回报,增加贷款的动机较强,一些银行贷款发放讲求‘早投放,早收益’,贷款投放明显提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意味着要冻结1500亿元的银行资金。显然,相对于加息而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有着显著的强制性约束作用。

  分析央行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倾向,一定要关照到这样一个大背景: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的一大隐忧。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以平均每月超过20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6个月共增加1222亿美元,到6月底已经达到9411亿美元。高额外汇储备致使央行不得不放出巨额基础货币对冲,造成大量外汇占款。应该说,这是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深层原因。不少经济专家就此指出,加息固然有利于收紧市场流动性,但是也容易加重海外热钱的投机筹码,从而反过来又为高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推波助澜。从这个角度看,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迫不得已。

  虽然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反映了当前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复杂形势,但是,联系经济决策部门此前或即将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可以说,当前宏观调控出现了一些新特点,那就是,更加注重谋求治本之道。比如,国家外汇管理局已经宣布改革外汇管理制度,放宽私人用汇限制,松动外汇资本项目管制,取消境外投资购汇额度;人民币汇率被赋予越来越大的弹性;国家税务总局酝酿全面调整出口退税政策,退税比例将降多升少,部分项目的出口退税甚至会被取消;近来有消息说,商务部正在酝酿调整外贸出口政策。这些看似发生在局部的变化,注定要引发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调整。

  虽然从一个稍长一点的时限来看,加息仍然是一个重要选项,但是,当前宏观调控所呈现的新特点及其对于中国经济的深层影响,显然不是一句“钱紧了”就可以概括的。对此,企业经营者、市场投资者乃至普通百姓,都不可以不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