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俄城市设计暨建筑论坛落幕 专家给城市设计开剂新药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9:06 黑龙江日报

  记者 董云平

  本报23日讯历时两天的“中俄城市设计暨建筑风格高层学术论坛”,23日晚落幕。两日来,来自中俄两国30多位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精英,分散在中俄城市规划与设计论坛、中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论坛、中俄建筑风格论坛三个专题会场,纵横捭阖,坦诚交流。作为东道主,哈尔滨人喜听了一次谏言。

  承办此次活动的哈尔滨市城市规划局的有关负责人认为,这次论坛,对于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新时期文化全球化形势下如何保持特色,弘扬哈尔滨“开放包容、特色魅力”的建筑风貌,促进中俄城市规划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哈市整体城市设计水平和城市建设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城市设计应群策群力

  参会的专家可谓都是中俄两国城市规划学术领域的精英,采访中,几位俄罗斯“大师”更是都提及,城市设计应当群策群力,政府组织,专家设计,市民参与;此外,还需要城市之间乃至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合作和发展。

  俄罗斯中央城建研究院副院长爱多瓦尔特告诉记者,目前,在俄罗斯的城市改造中,无论是新小区建设,还是旧城区的改造,每个规划改造方案都会出现在展会上,让市民参观,并听取他们的意见。为此,俄罗斯还立法,城市的规划改造必须有民众意见的参与,政府在选择方案的时候,都会倾向于大多数市民的意见。他认为,在城市规划政策制定中,专家、市民和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国家地铁交通设计院总设计师舒马科夫·尼古拉·伊万诺维奇也谈及,在莫斯科地铁的建设中,每次都会组织许多的艺术家、设计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设计论证。虽然他们在地铁交通方面已经有很多的经验,但是他们还是经常与邻国互派专家,互相学习交流,互相合作。

  每座城市都应有地域特色

  论坛会上,许多专家都认为,跟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一样,哈尔滨也是一座很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但与此同时,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城市在城市设计中,都出现了盲目攀比、文化断裂、个性丧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不该拆的拆了,不该建的建了,建筑越来越密,文化越来越薄;要么克隆国外的建筑,要么盗版别的城市的建筑;要么提倡复古,要么主张“欧陆风格”。

  对此,专家们呼吁,城市设计必须注重地域性,突出地域特色。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徐苏宁说:“必须重视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使地域文化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当然,传统的欧洲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不必要的原型,我们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文化优势,而没有必要去简单的模仿西方城市。”

  城市设计细节决定成败

  此次参加论坛的俄罗斯专家中,有许多人都参加过哈尔滨一些建筑的设计工作,对这座城市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和认识。

  卡京连科副教授就曾参加了太阳岛拱门以及太阳岛上一些广场等改造设计工作。对此,她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城市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事,需要我们从城市的文化特色、布局、细节入手,方方面面的进行考虑和研究,才不会留下遗憾。”

  在对太阳岛拱门进行设计时,卡京连科进行了先期的考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听说哈尔滨有一句歌词大意为,每天松花江水把太阳托在哈尔滨的上空,她最终确定将拱门中间设计为太阳,两边的立柱为波浪形;为了反映哈尔滨的过去和现在,拱门又采用近代主义表现手法,而在边门设计中则充分考虑保护自然风貌。“细节决定着设计的成败,这应该是所有城市设计者的共识。”卡京连科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