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市场开发压力不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0:51 法制早报 | |||||||||
二问殷墟:资金何在文物何在 编者按:7月13日,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因为文字而闻名于世,文字又作为文化载体以此传播开来。在公益保护与经营开发两条线的平衡问题上,殷墟与其他“世遗”一样,都还有很长段路要走。
□见习记者 许兰武 安阳报道 殷墟外围整治花了一个亿 7月16日,是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为回报社会免费开放一个月的第一天。 早上5点多,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又称殷墟博物苑)前的广场,已有了开始晨练的人们。家住小屯(广场西边)的何大爷喜欢边跑边喊,这两天,他的喊声尤其高昂,喊声穿过空旷的广场,顺着徐徐的晨风传向古老的洹河。 “我们这里‘申遗’成功了,小屯的名气更大了,心里就是高兴。”何大爷面带笑容地告诉记者。 “‘申遗’是什么意思?”记者问。 “就是殷墟成了更有名气的遗产,我开始以为国家要在世界范围内给殷墟找亲戚呢,什么婶(申)子姨(遗)的。嗬嗬,我也说不准。”何大爷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和何大爷一起晨练的李大爷听到谈论,显得并不轻松,因为他听说自己所在的村子(花园村)要搬迁。他和其他老人一样都见证过住户搬迁的经历。 “年老了,最不愿意离开这边土地了!并且还要花好多钱。”其实,小屯和花园村仅一路之隔,紧挨着殷墟博物苑广场西南角。 记者从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段振美处证实,搬走的只有花园村,小屯村只是进行改造。从2001年5月开始“申遗”以来,一共投入1亿多元对周围的村庄、厂矿进行了整治,搬迁688户居民,拆迁了21万平方米的建筑,使得殷墟博物苑由原来的100多亩扩展到400多亩,而王陵遗址也由原来的十几亩扩展到200多亩。 文物保护与经营困局 16日早7点左右,保安、安阳钢铁保卫、警察和武警共计600余人先后来到殷墟博物苑广场。市公安局的一位负责人透露了这次执勤任务:根据安排,从今天开始,安阳市的市民可以凭身份证免费参观,16至18日,3天时间将对安阳市殷墟区市民开放。 上午8点,殷墟博物苑入口处的人们面带笑容排起了长龙,他们手拿身份证,在保安人员的组织下有秩序地走进殷墟博物苑。 8点20分左右,记者在去往殷墟博物馆的路旁发现张贴了两处通告。通告是用一张白纸打印出来的,上面没有单位落款,也没有发布时间。通告说,为了保护文物,每天要控制2000人的游客,象征性收费10元。 “不是说免费参观吗?怎么又开始收费呢?还叫什么象征性收费,还不如说直接要门票呢?”面对突如其来的通告,一位学生模样的女孩子用安阳方言质疑道。 “昨天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打来电话说,为了保护馆内的文物,馆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控制好,日游客量要控制在2000人。”这是记者带着问题采访殷墟博物苑主任杜久明时的解释。 当记者追问能否透露是谁打来电话时,他说:“不方便透露。” 12点,记者向在场的博物馆负责人询问售出的门票数量,她说:“到目前,我们仅售出了1200张”。 “如果从门票序号上推测,至少不低于3000人。”《法制早报》记者追问。她的解释是:“今天使用的门票序号不连续,我们下午将控制在800人之内。” 据殷墟博物苑负责人说,殷墟遗址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的首日(16日),共有3万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但是,另据内部人士透露,安阳市文峰区的市民将安排在7月24日开始参观,这样就能充分地保证前来参观的人数。 “世遗”定位:产业还是公益? 殷墟地处安阳市近郊,面积达千亩。除了殷墟博物苑,还有一个与它隔河相望的著名旅游项目殷都文化城。殷都文化城1996年落成,原是河南省“八五”期间十大旅游基础建设项目“殷商文化乐园”的第一期工程,巍峨壮观。下午一点,记者带着几分稀奇来到了殷都文化城,眼前的一切却让人惊呆了。 文化城两扇锈迹斑斑铁质的栅栏门被铁丝拴在一起,四周是用金属制作的护栏,但早已面目全非。护栏上的金属架大部分丢失,人们可以四处进入。文化城内砖缝里挤出高高的杂草,各种垃圾随处可见。高大的宫殿大门紧闭,门窗上的红漆也因风吹日晒翘了起来,显然长时间处于失修状态。据文化城的一位姓司的负责人介绍,这里已经两三年没有售票了。记者发现售票口也被水泥封堵了。 大殿内有包括伏羲在内的三尊高大塑像,威武壮观。但是,墙面上是乱涂乱画的痕迹,由破墙缝透出的光亮照在布满灰尘的佛龛上,真是满目疮痍。大殿西部顶层有一部分是用玻璃钢制作的,从损坏处向下看去,记者看到了里面“索图拜相”的游戏项目,落满灰尘的雕塑挡不住他们的神情,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但是,殷都文化城很快将被全部拆除。在这片土地上将成为集博物建筑、水景园林、学术殿堂和休憩广场于一体的单独文化景区——中国文字博物馆。记者通过有关渠道获悉,河南豫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受安阳市旅游局的委托,对中国文字博物馆工程设计进行公开投标。到时,殷墟地界又将出现一个外围性景观。 殷都文化城的倒闭给殷墟预告敲起了警钟。而其他“世贵遗”的教训则更加直接。我国不少旅游景点依靠“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1992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后,连续10多年来旅游收入持续攀升,2005年的游客量达到千万人次。 但是,张家界这份“世界遗产”遭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黄牌警告,原因是“景区城市化倾向严重”。直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给予警告,张家界才不得不搞大整改。据说,有34万平方米建筑物要被拆掉,成本至少要3.45亿元。再有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引起过诸多争议等等。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了空前的世界遗产申报热。目前全国至少还有近百个项目已宣布要申报世界遗产。不少地方好像到现在也没明白,‘世遗’主要是保护性、公益性事业,而不是产业性、行业性旅游资源。有些‘世遗’所在地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盲目开发利用,直到把文化遗产搞得面目全非。”中国文物研究所的付红领说。 安钢局部搬迁在即 “在殷墟申遗过程中,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是一对矛盾,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段振美介绍。申遗与发展的冲突,成了自2001年“申遗”启动以来的突出表现。 自 “申遗”启动以来,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安阳干部群众捐款3100万元),搬迁居民688户,拆除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9.7万平方米,整修河道、道路等近20公里,建成殷墟博物馆1座,遗址公园2处。据《大河报》报道:申报工作启动后,安阳市先后拿出8610万元用于编制申报文本和环境治理等项工作,但尚有近亿元缺口。所有这些费用都将制约着殷墟文物的保护。 16日下午,殷墟博物苑门口售票处,记者发现金灿灿的铜制售票标准牌上,原票价处添加了一层金属片,修改成了每人50元。记者在殷墟博物苑杜久明主任处得到证实,门票价格的提升是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谈到门票提价,杜久明说,去年安阳市政府投入2800万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建成了殷墟博物院,为了维护保护文物工作正常进行,需要大量经费,经过研究后决定,门票从30元增加到50元。 针对殷墟门票收入而言,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开始到现在,殷墟遗址的门票收入每年都在大幅上涨,申报前每年收入不到100万元,申报后立即上升到200多万元,现在已经上涨到500万元。但500万元相对于已经投入的2亿多资金来说,相差甚远。 另外,由于殷墟的开发,安阳市最大纳税企业——安阳钢铁集团公司也面临局部搬迁。殷墟遗址西边两公里就是安钢厂区。“安钢自从1958年建厂以来,厂区规模就没有多大变化。厂区内的每次改建工作都要经过安阳文物工作站检测,以备保护安阳文物。”河南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党委工作部的魏玉修告诉记者。 “安钢拥有全国钢铁行业第一,那就是在厂区的单位面积上生产钢铁的数量,在全国应属第一。我们目前已形成年产580万吨钢的规模。”魏玉修很自信地说。 因此,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只能向有限的厂区要业绩,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5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在全河南省工业企业中率先突破200亿元,达到201亿元;实现利税16亿元,利润5.05亿元。” 魏玉修向《法制早报》记者透露。据报道,安钢的发展规模也受到了限制,并被要求投入上千万元进行改造,其厂区东部也将采取整体搬迁的方式进行治理。和殷墟如何共存共发展,成为安钢目前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