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乌江天险”处跨上新大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2:3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16个小时的长途颠簸之后,终于到达贵阳。23日清晨5点多,我们又像急行军一样赶往乌江。

  为早点赶到乌江,队伍选择坐车和步行结合,到上午快11点的时候,终于抵达乌江大桥。队员们也一下子从疲惫中“醒来”,都快步冲到桥边,探身下望。旁边一酒店工作人员看着大家这般装扮和兴奋表情,脱口而出,“肯定是来走长征路的。”听他们介绍,现在
经常有成群结队的人来走长征路。

  周开贵是附近老乡们一致推荐的最熟悉当时情况的人,老人说,红军强渡乌江的时候,他才几岁,那时候上游没有修水电站,所以乌江水流比现在急得多。两边也几乎荒无人烟,又没有什么渡船,对岸还有敌人重兵把守。但红军先派突击队到对岸,然后强渡,瞬间如神兵天降,吓得守敌仓皇逃窜。“红军好啊,路过后打土豪、分田地,哪个老百姓不欢迎啊!”

  23日下午,作别乌江之后,中科大“长征精神薪火相传重走长征路”一行风尘仆仆赶到遵义。在一个小招待所里稍作休整之后,队员们便马不停蹄来到遵义会议旧址。这让队员们的兴奋达到几天以来的顶点。参观中,范方芳队长也一会儿拿相机拍,一会儿用笔刷刷地记着什么。指导老师臧伍芳则做起了兼职“解说员”,不厌其烦地给大家介绍着一些长征的历史。

  下午4点多的时候,队员们继续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纪念馆从红军长征进军贵州、遵义会议、红军四渡赤水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长征的历史,加上解说员细致的讲解,队员们在遵义又一次重温了红军长征历史。

  队员刘哲本来就是贵州人,但却是第一次来遵义,他说,以前对长征的了解就是爬雪山、过草地,对长征途中更多的感人细节还是第一次了解。“今天看了可歌可泣的细节,触动很大,很快就要毕业了,自己仿佛一下子觉得多了不少责任。 ”

  ·特派记者 藕海滨 遵义专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