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从“文化古都”到“创新之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3:39 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另辟蹊径的“移居”,也是对困扰北京城几十年的“保护与发展”矛盾的解答――

  新北京并非弃旧迎新。在走出以环线扩张的“同心圆”之后,北京决策者的设想是,再回到“圆心”,整治、保护好北京旧城,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复兴。

  如此谋篇布局,不仅显示了北京市的气魄与胸襟,也证明了北京市决策者的发展观并未止于一任、一时、一地。“这样的新北京建设好了,才算是向历史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城市规划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欣慰地说。

  从“文化古都”到“创新之城”,新引擎铸就发展活力

  这两年,北京的决策者频频说到“创新”。

  2006年,北京市两会期间市委书记刘淇在一次23分钟的发言中25次使用了“创新”这个词汇。新北京需要新引擎。用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蔡赴朝的话来说北京的最大优势在于拥有巨大的文化资源和创新潜力 “创新之城”理应成为北京的选择,是北京新一轮战略构想的核心

竞争力所在。

  中关村的跨越颇能体现北京的深思远虑。

  一直以来,中央对中关村寄予厚望。1.7万家企业、70万名精英,中关村的科技智力密集度,全国独有,世界少见。科技部预测,未来10年我国跨越式发展的8项重大核心技术,中关村有7项领先。中关村研发投入比例,远高于国内企业平均水平。

  但北京的决策者并不满足。他们算账:一个LG公司,员工相当于中关村的1/2,产值相当于中关村的全部。中关村产生了“溢出效应”,却仍应挖掘更大潜力。

  这其实也是整个北京创新状况的缩影。北京的创新型人才占全国1/10以上,两院院士占全国一半以上,各类高校、科研院所、中央在京单位云集。但行政隶属的限制和分割,使这些资源优势并未完全转化为竞争优势。

  “如果不能实现这两者之间的成功转化,北京的发展将尽失先机”。从“文化中心”天时地利的独特地位,到“创新之城”自主发力的发展目标,北京敏锐地看到了其中的挑战。

  进一步说,这也是中国当前自主创新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直言,“将优势变实力,政府要做创新的催化剂,而不是‘干扰素’”。

  为支持企业创新北京在全国率先建设市场化的科技支撑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成本低廉的试验、测试、咨询服务。接着又以大项目为“粘合剂”打破条块分割,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整合。

  政府的作为,打通了阻隔创新的关隘。中关村步入“黄金时代”,以联想集团实施跨国并购和一批企业海外上市为标志,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初步显现。北京成长为名副其实的软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高科技服务业中心、研发中心。这些在国内遥遥领先的高端产业,形成了集群效应和辐射效应,为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全国性经验。

  “建设创新型国家,北京理应主动承担重任,让创新资源和成果惠及全国、示范全国、带动全国,最终是要在世界舞台上提升国家竞争力。”市委市政府的大局意识,蕴藏深意:在他们心中,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更重要的内核,是政府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为夯实“创新之城”的根基,北京找到了一个更适合“文化中心”地位的落点――文化创意产业。刘淇、王岐山亲自挂帅,成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建设新北京,创新是动力,文化是灵魂。”

  这样的认识,使创意经济首次成了北京市长顾问会最热门的话题;最新一届北京科博会,首次亮相的创意产业占据了展馆的1/5……

  这样的认识,也使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产值超过960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4%以上,奠定了北京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形成了与其它地区相比的明显优势。

  在钟情“创意”的背后,是“文化北京”的深邃眼光和责任担当,“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古都,北京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今夏,北京

高考作文题意蕴深长――《北京的符号》。创新与文化,正在成为北京最为可圈可点的城市符号。

  从“承办能力”到“执政能力”,新奥运提升发展后劲

  2008年8月8日,正离北京越来越近。

  承办奥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件盛事,也是“十一五”北京工作的一件大事。

  难得的机遇,催生了舞动的北京:8000多个项目、9000多个工地、1万来个塔吊、1.4亿平方米建筑面积。时间之紧、工程之巨、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然而,百年机缘毕竟只有短短17天;百年大计,才是北京的发展核心。新奥运是机遇,新北京是目的。市委市政府最牵挂一个问题:如何通过承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把北京的城市和人“提升一个层次”?

  不办奥运,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似可从容一些;承办奥运,让北京所有工作的时间表大大提前,也使北京本有的矛盾愈加凸显。“大众参与”的新奥运,检阅着北京市的承办能力,更考量着北京市的执政能力。这一点,决策者比谁都清楚。

  在大大小小的场合,北京市的领导常常强调一句话,“不能见物不见人”。在他们心里,“以人为本”不仅反映在城市发展的“落脚点”是人,更体现在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是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正在于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去造就一个氛围,发掘人的潜力,张扬人的活力,提升铸就一种新时代的北京文化。这才是北京发展的后劲所在,也是北京软实力的核心之要。

  围绕着这样的理念,北京管理者的执政风格大变。过去,外地人常说北京的干部“老大加老土”;现在,北京的城市管理正在变得亲和、细腻――

  在全国首创城市管理广播电台,24小时热线,“发动1500万市民帮助政府经营城市”;东城区在全国第一个实行“万米单元网格”数字化管理,增强城市管理的人性化、精细化。北京第一个取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首批试点城市管理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城市管理新体制,激发市民百姓的主人翁意识……

  “不能单纯计较GDP,要多琢磨社会的和谐指数、幸福指数,更多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北京各级领导干部加深了认识。

  进入2006年,两件事让北京市民感受到“北京新政风”。一是元旦期间东三环主路塌陷,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告知全体市民;二是顺应民意让沉寂12年的烟花爆竹由禁改限。东城区委书记陈平感慨,目中无“人”,管理就没有生命,执政就丧失根基。建设新北京,政府要“转弯”,自身当改革。

  始终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的第一职责,始终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政绩的第一尺度,始终把激发群众的创造力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要素。新执政理念下的锐意探索,带来了北京新气象。

  开局之年,北京的努力,让“新北京新奥运”呼之欲出。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这座马可·波罗眼中“最美丽壮观的城市”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人们瞩目一届新奥运。

  人们瞩目一个新北京。

  《人民日报》 (2006-07-24 第01版)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