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战火中的我驻黎使馆:撤出中国侨民170多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16:18 环球时报 | |||||||||
环球时报赴黎巴嫩特派记者 程 刚 谷 棣 23日一大早7时30分左右,20多名中国侨民就聚到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门口。不到8时,由迟广胜武官和年轻外交官杨辰飞负责护送,客车准时向比较安全的黎巴嫩北部和叙利亚交界的阿布斯亚关口出发。中国驻叙利亚使馆人员已经在那里等待。自从7月12日爆发黎以冲突以来,中国驻黎巴嫩、叙利亚和以色列使馆在陆路的撤侨行动上紧密配合,早已非常默契
这是中国驻黎巴嫩使馆撤离第四批侨民的场景。中国驻黎使馆的政务参赞王书平告诉记者,其实还有两次,虽然是侨民自己走的,但事先的准备、策划工作使馆都参与了,只是没有直接护送他们出境而已。 记者来到驻黎使馆地下室 记者是23日中午12时来到中国使馆门口的。门口荷枪实弹的黎巴嫩警卫问清了我们的身份,确定我们已经和大使刘向华联系好了,这才让我们进入院内。王书平参赞把记者迎进使馆,院子里和地上建筑内已经没有人工作了。我们直接乘电梯下了地下二层,那里现在是使馆人员工作、吃饭、睡觉的集中地,除了必须出外勤,使馆留下的8名外交官几乎全天候待在这里。 刘向华大使和王参赞是在一个既作餐厅又当工作人员卧室的地下室接受记者采访的。记者了解到,在去年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后,使馆觉得黎的安全形势变数很大,必须未雨绸缪,特意从国内请来维修队,把使馆原有的地下室按照可以住人和工作的标准重新进行了装修,结果这次非常及时地派上了用场。但即便如此,大家在地下室仍能听到以飞机轰炸的巨大声响,真主党原先的总部距离这里也就1公里左右,是以色列经常空袭的目标。“晚上,老是被轰炸声惊醒,很难睡着。”王参赞说。 撤侨任务非常艰巨 据王参赞介绍,最早的一次撤侨是在15日。当天一大早,中水公司在黎巴嫩的一个工地遭到了以战机空袭,幸好使馆在冲突刚发生时就已经通知中国公司,千万不要再去工地了,因此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工地已经成为以空袭目标,使馆决定立即撤侨。当天,第一批以中资机构人员为主的侨民就成功地从阿布斯亚关口撤到了叙利亚。这次行动,比国内下达正式撤侨命令的时间还要早。 17日,撤出部分使馆人员和撤侨的指示同时下达。使馆内其实已经做好了准备,撤离人员都备好了简单的行装。租车是非常伤脑筋的事情,当时是各国的撤侨高峰,租车公司漫天要价,短短2个多小时的车程,竟要1.2万美元。使馆人员四处出击,终于以6000美元的价格租好了车,车顶覆盖上五星红旗,在国内指令下达后4个小时就撤出了黎巴嫩。当天撤出的人员中,有5个外交官的孩子本来是来探亲的,本想利用暑假的机会和长年在外工作的父母度过一个轻松的夏天,谁料12日真主党和以色列就真枪真刀地打了起来。直到17日撤离,几个小朋友最远只到过离使馆六七百米远的大型超市。刘大使无奈地说:“孩子们这次就是坐飞机旅游了。” 让刘向华大使记忆最深的是19日的撤侨,那是唯一一次从海上撤侨。以色列已经全面封锁了黎巴嫩的海上通道,撤侨必须和以方商定好安全通道打开的时间。中方是和希腊方面协商好,让这批中国侨民搭乘希腊军舰离开黎巴嫩前往塞浦路斯,开船的时间是当晚19时。但是,到了快18时,22名中国人还是上不了军舰,滞留在那里,其中有一个中国妇女好不容易才赶上这拨撤侨的。嫁给黎巴嫩丈夫的她,是少数几个住在冲突最激烈、最危险的黎南部地区的中国人之一。刘大使迅速和我驻希腊、塞浦路斯使馆取得联系,中国的外交机器飞快地运转,很快,希腊驻黎巴嫩使馆的一个代办特地为此赶到现场,所有的中国侨民都顺利上了军舰。事实上,那天很多国家的人要搭乘希腊军舰走,最后有几百人没能上船。 撤出中国侨民170多人 到目前为止,在黎巴嫩的中国侨民已经撤出了170多人。而在黎以冲突发生前,中国使馆有资料掌握的总共只有150多人。据中国使馆估计,目前在黎巴嫩的大约还有三四十人,其中很多都是在当地扎根或经营多年的中国侨民。 地处最危险的以黎边境附近的中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所在的工兵营目前情况比较安全,没有人员受伤的消息。▲ 相关专题: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激战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