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龙子龙女”争进“名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1:16 哈尔滨日报

  选择“名校”:家长们的共同愿望

  现状调查 谈起今年小学新生报名,哈师范附小校长石瑾娜说,“就是一个字———多”,而继红小学校校长尚庆莲则用“场面太火爆”来形容。

  据了解,今年入小学的是2000年即龙年生的6周岁适龄儿童。许多学校反映,“龙子
龙女”比去年入学的孩子明显增多,特别是“名校”门前,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学生和家长。一位家长早晨8点便带孩子去学校报名,前面已经排了30多人。

  数字例证 风华小学今年4月进行过一次新生的预登记,该校计划招生270人、共6个班,没想到两天时间里,闻讯来预报名的家长就超过300人。虽然该校地处动力区,但生源则来自8个区,“火爆”程度超出校方想象。

  22日小学报名第一天,从8时30分到10时50分,不到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哈师范附小就有120多个孩子排队等候报名,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个孩子来报名。

  一些“名校”负责人预测,由于报名孩子太多,今年的预计招生计划很可能要有突破,将增加几十人。

  家长声音 今年上小学的孩子比往年多,可全市有名的小学数量有限,几乎全市的孩子都想往里“挤”,想择校的家长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这压力不仅来自金钱方面,更因为有名的小学无形中已成为比拼社会关系的“舞台”。

  吴云峰是一名普通职员,他家附近也有条件不错的小学,但和“名校”比,师资力量稍差。因此,他和妻子商量,从小学开始就要送女儿进好学校学习。他表示,上不了好小学就读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进“名校”:家长绞尽脑汁,学校忙着“打假”

  现状调查 为让孩子进“名校”,许多家长甚至提前一两年就开始做各种准备。他们想方设法,托关系、攀亲戚,把孩子的户口甚至全家的户口转到名校所在学区。有的是“倒挂四老家”,即家长自己有住房,但将孩子户口挂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因为老人家所在地对口学校是“名校”;有的则“挂入亲朋家”,将孩子的户口甚至一家三口的户口都迁入叔叔、大爷或朋友家中;还有的家长则“顶”着一路飙升的房价在“名校”学区买房或租房。

  面对家长为择校绞尽脑汁的“造假”行为,许多“名校”被迫想出各种“打假”措施,老师们在多年招生中也炼就了“火眼金睛”。按规定,今年小学报名在检查户口、房证、独生子女证、幼儿园毕业证等“六证”基础上,又新增了“预防接种证”。为确保这“七证”的真实性,学校在接待新生报名时都要煞费苦心地检查,对孩子提的问题也五花八门:“你家邻居姓什么?”“你知道家里的照片放哪儿了?”“能带我一起去你家吗?”“你平时的玩具都放在家里什么位置?”等。

  另据了解,择校热也带动了名校学区周围房价的“高涨”,“二手房”买卖火爆异常。以继红小学为例,该校学区内的房价已涨到每平方米四五千元。像位于该学区内一套21平方米的一室一厅住房,至少能卖到十二三万元。三四十平方米的“大户型”也特别不好买;两室一厅的房子常常被分别卖给两家。

  数字例证 在哈尔滨市某“名校”一上午的报名工作中,就发现存在各种“问题”的孩子20多个,占报名总数的1/5,家长为择校而“制造”的各种虚假信息被校方识破。而为“打假”,许多“名校”教师这几天都分外忙碌。如哈师范附小组成15个小组、每组两名老师,随时对前来报名的“问题”孩子进行即时的、细致的“跟踪调查”。

  家长声音 采访中,许多择校的家长谈起这个话题都有些无可奈何。“‘名校’和一般学校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这会直接影响孩子上中学、大学,甚至是孩子的一生,现在一家就一个孩子,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做教师的黄颖今年也让自己的孩子进了一所“名校”,她认为孩子在“名校”受到的环境熏陶还是不一样。为让孩子进某“名牌”小学,孙女士一家一年前便开始“运作”,先是卖掉了在道外区近10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南岗某小学学区内花30多万元买了一套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然后又托关系在该学区落了户口,费尽周折,今年才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孙女士的心情是“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掏择校费:“只要教育环境好,这钱花得值!”

  现状调查 不久前,在某机关工作的吴女士在动用了各种关系后,终于在哈尔滨市某“名牌”小学“校中校”给孩子报上了名,学校收下了她“自愿”捐助的两万元择校费。虽然攒这笔钱很不容易,但她仍很高兴,认为已拿到了孩子远大前途的“敲门砖”。同吴女士一样,为让孩子挤进“名校”的大门,许多家长虽然收入不高,仍然省吃俭用,义无反顾地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并为之掏出一笔价格不菲的择校费。

  近年来,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特别是用于教育方面的费用大幅增长,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在居民总消费中被排在第一位,超过了养老费和住房费。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子女教育状况与其未来的职业和生活道路密切相关。

  数字例证 随着择校大战愈演愈烈,择校费也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为家长之间公开的“秘密”。据了解,依据学校不同层次的办学水平,择校的费用也价格不等。目前,哈尔滨市一流小学的择校费是两万元,平均每年4000元;二流小学是1.5万元,每年3000元;再次之是1万元,每年2000元;还有则是一次性交齐3000至8000元不等。而更改户口、找关系、在学区内买房等变相“择校”,则依据不同情况,花费在数千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家长声音 “总算把择校费交上了,只要学校好,教育环境好,这钱花得就值。这些天,为孩子上学的事,家里人都吃不好、睡不香,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在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工作的胡女士,谈起刚刚为孩子报名上小学的事,喜悦中总有一丝难掩的无奈。

  “到好学校去”,目前已成为家长们积攒精力和财力并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们是冲着小学‘对口’的好中学才择校的,现在花点儿钱无所谓。”“现在花钱选个好学校,孩子从小基础打得好,以后学习成绩好,不用花钱上初中、高中,这就省了一大笔钱。”采访中,很多家长对择校费持肯定态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