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有话直说:文物沦为公厕的追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3:2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何勇海  

  据7月23日《新文化报》报道,作为帝国主义的侵华见证、被长春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德惠东正教堂旧址,竟然变成了公共厕所。据吉林省文物局有关人员介绍,由于经费、人力紧张,全省类似东正教堂旧址的情况不在少数。

  文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凝固的历史。文物沦为公厕,对文物保护工作而言,是一种莫大的讽刺。究竟还有多少文物被我们如此忽视?是什么原因使得文物保护工作变得如此之难?仅仅是经费、人力紧张的问题吗?

  文物保护,相关法律规定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要求各级政府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机构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可现实情况呢?事实上,如果有一笔资金,只能在建大广场等“形象工程”与文物保护之间做权衡,有多少人会放弃前者而关注后者呢?

  面对“侵华见证”沦为公厕的事实,我们不能责怪当地居民文物保护意识差,更应追问,负有文物保护主要责任的政府部门何时能将文物保护视为自己的“政绩工程”呢?相关决策者何时能认识到,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底蕴的支撑,脑子里漠视民族文化及一切与文化符号相关的文物者,是缺乏长远发展眼光的,更是对民族历史的不负责任。

  所以,笔者建议,应该将保护文物列为官员政绩考核内容之一,对在任期间损坏文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其责任。只有决策者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和文物保护观,才能引领全社会形成爱护文物的风气,“侵华见证”沦为公厕之类的事情才有望禁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