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读者对公交电子站牌功能提出新质疑——公共设施为何竟成广告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8:03 东方网-文汇报

  公交电子站牌形同虚设——本报日前刊登的这篇报道(见7月16日本报第二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连日来,不少市民来电表示电子站牌上广告简直喧宾夺主;而有关部门则告诉记者,各种依附在电子站牌、出租车扬招点等公共设施上的广告,已经让广告设施审批陷入两难。

  “与其说是公交站牌,不如说是广告牌!”许多读者看了报道后给记者打电话,不
约而同地表达了他们对公交电子站牌功能的质疑。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电子站牌的统一模式,便是沿马路的一面有整幅的广告,另一面的三分之一也被液晶屏占据;所有公交车辆信息,则被密密麻麻地塞进了剩余的三分之二空间,乘客阅读起来很不方便。在中山东一路上,记者沿延安东路一直走到南京东路,经过三个公交车站,都看到不少乘客弯着腰凑在电子站牌前找站名和线路。

  说是公交站牌,最突出的却不是公交车辆信息,而是广告——对此,承担该项目的企业也很无奈。该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公交电子站牌项目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政府没有投一分钱,企业只能通过广告来收回成本;这一点,记者从相关部门那里也得到了确认。

  问题是,户外广告占用着城市的公共空间,其设立须经过严格的审批;而一旦依附于公共设施,就摇身一变成了“非广告设施”。市市容环卫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户外广告的设立有着严格的规划和技术标准,从而将它们对市容环境和居民出行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然而眼下,随处可见的电话亭、书报亭、候车亭、自行车棚、公交电子站牌、出租车扬招点等,都以便民设施的身份兼职着广告牌的角色,令相关的审批部门在批与不批之间左右为难。

  昨天下午,记者在延安中路和中山东一路作了一番实地调查。在中山东一路南京路站台上,一眼望去,竖着9个“广告牌”,但仔细一看,竟然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的广告设施,都是候车亭、电子站牌、出租车扬招点和公用电话亭;在中山东一路九江路和中山东一路汉口路之间,12个广告牌中有4个是“非广告设施”。

  如果这些公共设施都能做到实至名归倒也罢了。可是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公交电子站牌和出租车扬招点实在是“副业”胜过了“主业”。除了本报曾经报道过的电子站牌形同虚设之外,出租车扬招点少人问津也早已不是新闻。记者注意到,很多出租车扬招点都被护栏拦在人行道内,行人要在扬招点打车,就要站到机动车道上——除了做广告牌之外,真不知道它们还能派什么用场。

  可以想象,作为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来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的副产品,广告依附于设施的现象将日益普遍。“这样下去,户外广告牌的设立就会陷入无序状态。”有关人士对此忧心忡忡。他们认为,相关部门在确定公共设施项目时应该考虑到这一因素,谨慎立项,不要让那些没有实际便民功能的公共设施侵占公共空间。

  本报记者邵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