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市委书记佟志武在全市农民教育现场会上的讲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10:06 锦州日报

  (2006年7月19日)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和推进全市农民教育。我到任以后,在黑山、北镇调研的时候,就思考一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焕发了农民创
业的激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增加收入的能量得到极大地释放。时过20多年,农民在新的环境下怎么能够焕发出新的创业激情?我感到这个问题很急迫。尤其在党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如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定位不清楚,建设新农村就没有基础,没有前提,换而言之,如果我们不教育农民,不培育新农民,就无法建设新农村。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民群体太大,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逐渐减少农民;另一方面就是现有农民的素质、精神状态、思想观念也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市委、市政府才决定召开这次会议,才确定了这样的会议主题,就是必须把教育农民、培育新农民摆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日程,只有这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前提和基础。

  一、要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坚定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广大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主体,其素质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进程。尤其在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广大农民整体素质还不够高、自主创业激情还没有充分焕发出来的现实条件下,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也是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农民,既要推进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以外,也要推进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尤其是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去年,我市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禽流感疫情,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关联。而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这里面有物质方面的条件,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条件。通过开展农民教育,使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意识到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本身健康的威胁,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活”,这个问题很重要。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民教育,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呼唤新农民,新农民也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当中才能培育成熟。就我市而言,相当多的农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其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发展能力与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还不适应。由于农村人口比例与农业经济比重偏大,受传统内陆封闭的发展定位影响,一些农民思想观念僵化保守,陈规陋习根深蒂固,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小农经济意识较重,与外界交流融合的能力较弱,主体意识淡漠,对于新农村建设缺乏必要的独立判断和创造性思维,等待观望,不以为然。许多农民仍固守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等落后观念,甚至连一些基层干部也存在“等靠要”思想和悉听“上级安排”心态。毛泽东同志早在解放初期就告诫全党:“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重要论断,时至今日仍然发人深省。我们党85年来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发动农民、教育农民、武装农民,确立并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正是由于注重发动武装农民,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我们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也正是由于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参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最大限度地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发展潜能,只有农民群众开心开窍,才能把党的富民政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变为现实。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培育新型农民就是要不断强化广大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自觉意识和发展能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实践主体。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必须彻底改变,否则,就会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迟滞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可以说,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因此,开展农民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培养造就具有较高素养、较高技能的新型农民,将农村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民教育,提高广大农村文明程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群众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日益明显。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同时,一些农村地区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有所滋长,腐朽落后文化有所抬头,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有些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地方宗族观念、宗教势力日益增强,各种落后习俗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一些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农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在征地拆迁、计划生育、殡葬改革、集体财务管理、山林权属等问题方面,处理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农民群众意见很大。构建和谐锦州的关键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要靠政策、靠发展,更离不开对农村干部群众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开展农民教育,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使农民群众文明生活、安定有序、和睦相处,促进农村的稳定和谐。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广大农村的发展能力,是建设滨海新锦州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农村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这既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表现在交通、通讯、自来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表现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上。我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三分之二以上,城乡差别明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十分艰巨。据统计,我市农村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仅占49%,远低于城镇75%的水平;自来水受益村只有30%左右,只有千分之五的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总人口近7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滨海新锦州的宏伟目标,但是,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没有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极大提升,没有广大农村经济社会面貌的根本改变,没有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我们的振兴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开展农民教育,是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有利于不断推进我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有利于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从而实现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振兴。

  可以说,农民教育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关系到我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我们的振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绝不能认为农民教育是虚功、是作秀、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是可做可不做的软任务,而一定要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经济奇迹往往要靠软功夫去磨炼、来创造。同时我们也绝不能认为教育农民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工作,而要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实现建设滨海新锦州的振兴目标。

  二、要明确任务,多管齐下,进一步掀起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新高潮

  目前,我们在黑山县的农民教育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实现了农民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局,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重任相比,与建设滨海新锦州的宏伟目标相比,还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促进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大力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努力营造文明乡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外部环境。

  要大力实施农民思想观念更新工程,激发农民创业激情。思想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成败。农民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质量。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必须从当前农民的思想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要积极创设各种宣传教育载体,通过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农村巡回宣讲、开展形势任务法律法规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新风道德实践活动、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宣传推广典型经验等多种形式和手段,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摒弃封闭保守心理,树立开放创新观念,增强农民群众对陈规陋习的抵制力和免疫力;引导农民破除两极对立思维方式,树立协作共赢观念,充分认识到,只有分工协作,才能互惠互利,只有优势互补,才能提高效益,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共同致富;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克服依赖观望心理,真正意识到“再也不能这样活”,树立自立自强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实现由凭天由命、被动等靠到自主发展、自觉创业的根本转变。在教育农民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农民进行大讨论,针对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针对农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这样一些现实,开展“换一个活法”大讨论,使农民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步伐,启发农民真正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事实证明,农民群众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创业潜能,完全可以成为自主创业的主力军。要切实提高农民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对人多地少的现实生产力布局,一定要使农民意识到,仅仅依靠几亩薄田的粗放耕作是无法过上宽裕生活的道理,必须拓宽增收渠道,拓展增收空间。也就是说,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要以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把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鼓励他们走出田地,走向城市,鼓励农民变“有钱存银行”为“投资办实业”,将增收的重点转移到推进农民自主创业上来,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三三制”,即1/3在家搞效益农业,1/3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1/3外出务工创业。要切实加强农民创业的规划指导。要在国家宏观调控决策指引下,规划建设好民营经济园区,作为今后农民创业的主要空间。在水土资源相对较多的地区,要围绕调整结构和发展产业化经营,积极扶持种养专业大户,大力创办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业基础较好的镇村,要围绕为大工业配套做文章。邻近城市(镇)和开发区的镇村,要围绕为城镇建设发展第三产业,为城镇居民提供服务。要积极创新农民创业的政策机制。要认真落实好现有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农民创业以更多的关心和扶持。要认真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关于放活“三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规模集约经营,促进农业“二次创业”,让更多的农民放心地离开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积极疏通、开辟农民创业的资金渠道,农行、农发行和农信社要创新机制,主动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

  要大力实施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工程,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开展农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开展农民教育活动,大力提升广大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主体。要抓好科技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农民致富本领。要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要帮助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突出抓好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成果,农业加工新技术、新项目,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等技术的培训,切实把农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成教三级办学网络和城乡各种职教资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要努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积极组织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实现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全面提高农民科技致富水平。要积极发动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农民教育,支持、鼓励、引导和利用社会力量举办农民教育,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教育培训投入机制,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健全农民教育的长效机制。要抓住农民教育重点,着力培养五支队伍。一是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队伍。主要是培养深受农民拥戴、带头致富能力强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乡村干部,通过他们的组织发动和示范带动,引导农民建设新农村。二是培养扎根农村、立志兴农的农民技术员队伍。主要是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且扎根农村的青壮年农民,通过“绿色证书工程”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素质工程”的实施,使他们掌握本岗位基本知识,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推广的领头雁和传播者。三是培养骨干农民队伍。主要是对广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乡镇企业职工、农村复员军人等开展科技教育培训,以村为基础、以户为单位培训骨干农民,使他们成为我市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四是培养农民企业家队伍。主要是选准一批具有创业精神的创新型农民,通过政策引导、创业资金扶持和跟踪服务等,将他们培养成掌握先进文化、技术和信息,能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农民企业家。五是培养能工巧匠队伍。主要是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需要,培养一大批在农村建筑、装饰、修理、铸造及手工业等行业,掌握某一特长或技能,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能工巧匠。要抓好便民利民服务,解决农民生产发展实际问题。开展农民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好农民的服务工作。要搞好技术服务。各级农业科技部门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深入乡村举办技术讲座,开展现场指导服务,大力传播先进的生产理念,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新、特、优品种。要搞好信息服务。各级劳动部门要完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扩大劳务信息中心联网服务范围,加强劳务输出信息平台建设,在全市乡镇建立劳动力管理信息站,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准确、有效的用工信息,推进农村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的发展。要搞好帮建服务。各级党政组织要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解决发展生产和上致富项目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扶持困难群众找到致富路,实现共同富裕。尤其要积极扶持引导产业发展带头人,根据农业生产布局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领办、创办、做大做强各类农村专业协会,发挥示范和服务作用,拉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台阶,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要大力实施文明乡风塑造工程,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的乡风对于提高农民的思想境界和处事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浸染、熏陶和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改变自身生存状况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迫切也更加坚定。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民群众焕发创造活力、建设美好家园的社会环境,增强广大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要按照“三贴近”的原则,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切实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先进文化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从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同时要下大力气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要以开展“生态文明村”评选和“三个一”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畜人禽分离,加快传统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三、要注意方法,注重质量,不断推动农民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民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系统的工程、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长抓不懈的韧劲、勇于突破常规的闯劲和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劲,需要我们时刻从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注意工作方法,注重工作质量,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要注重工作成效,坚持正确方向。要从广大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三项原则”,保持农民教育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农民教育,必须从我市农村实际出发,从农民的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善于用真招实法解决农民思想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在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运用自我教育、典型教育和成果教育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农民教育的有效途径,勇于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机制,用新观念研究新情况,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用新举措开拓新局面,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要注意工作方法,统筹协调推进。农民教育是一项群众性工作,一定要讲究工作的方式方法。要做到“四个结合”:教育群众与教育干部相结合。乡村干部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的主力军,要做好农民教育工作,必须把教育群众与教育干部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先受教育,切实改进农村干部作风,增进同农民的感情,以增强农民教育工作的公信力和感染力。教育群众与发展经济、农民增收相结合。当前,广大农民最关注、最关心的问题,概括地讲就是求富、求新、求变。因此,农民思想教育必须紧密结合这些去做。只有想农民之所想,办农民之所盼,与农民的思想脉搏同频共振,才能化虚为实,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教育群众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关心群众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既是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工作做细致,群众就服气”。只要我们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一颗公仆之心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教育培训与示范引导相结合。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应在“灌输”的同时进行示范引导。要重视村干部办点示范、党员带头示范、典型经验示范的教育作用,通过示范让农民接受新事物,实现“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切忌强迫命令和一刀切,把好事办好。

  要健全完善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农民教育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只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加强对这项活动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文明办、农委、科技局、劳动局、文化局、司法局、教育局、计生委、扶贫办、锦州日报社、广电局、科协、妇联、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民教育的组织实施。各农村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农民教育工作方案,搞好农民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实施意见的总体要求,明确各自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办法,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真正把农民教育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尽最大努力增加这一方面的专项资金。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将把农民教育工作纳入到各县(市)区领导班子的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工作水平、创新能力的重要尺度,并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通报活动开展情况,同时派出专项检查团深入农村县(市)区,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推动工作落实。

  开展农民教育活动的序幕已经拉开,建设滨海新锦州的号角已经吹响。通过我们的扎实工作,开启农民心智、开发农民潜能、引领农民创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我们坚信,有了200万农民的激情焕发、奋起创业,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就一定会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也必将迎来锦州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