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孩子,我该不该要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14:49 金羊网-新快报

  □文/记者李程通讯员徐学虎袁毅恒

  “我到底该不该留下这个孩子?”近日,记者收到一通求助电话。34岁的汪某怀孕后懵然不知,仍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事后她才知道已经怀孕40天左右。有一定医学常识的她顿时感到一阵昏眩。“胸透项目的X光线有可能导致孩子畸形,万一孩子生下来缺个手缺个脚的,那我该怎幺办?”怀孕有什么禁忌?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这是准妈妈们关心
的话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原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陈敦金教授。

  致畸源:关于X光线对胎儿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使用X射线常用于疾病的诊断,是人类健康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让医生清晰地分辨出病因;对孕妇来讲,而另一方面,如果长时间、大剂量地接受射线检查,对胎儿有可能导致流产、先天畸形、脑部发育不良以及儿童期的癌症几率增加。尤其在怀孕初期,孕妇暴露于X光射线,较易造成重大的伤害。

  专家意见:X线导致对胎儿的影响往往取决于剂量、时间长短、妊娠的时间及其个体差异,如在妊娠2-3周接受2.5Gy以下医疗照射的病人,尽管相当数量的胚胎可以丢失或流产,但产生严重的出生畸形却很罕见;孕后10-12周,胚胎细胞处于高度分化状态,一些细胞陆续向专一化并具有某种特殊功能的器官系统增殖、分化和迁移,该阶段称器官形成期(又称胚胎期)。此期对射线感受性高,人胚胎受到0.25Gy照射即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畸形,胎儿期是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的阶段,胎儿期对诱变因子的敏感性有所下降,虽发生明显的结构畸形减少,但主要是引起胎儿发育障碍,包括有继续分化作用的神经和泌尿生殖系统。但目前临床上所用的各种X线放射性诊断方法,基本上都是用经滤过的放射线,人体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较低,如胸部X光照射仅0.4mGy。针对汪某今年已34岁,流产后再怀孕已踏入“高龄产妇”的行列,建议还是放手一搏,但由于个体差异,建议仍需到正规医院产前检查。

  

孩子,我该不该要你?

  致畸源:关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十月怀胎,很难确保不生病,生病就得吃药。可有的药物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已经得到定论。读者孟太太在妊娠早期感冒,吃了些感冒药。吃药之后才发现怀孕,于是胆颤心惊,连做梦也梦见孩子缺个胳膊少个腿。孩子是否需要拿掉呢?药物具有一定致畸作用。特别是在妊娠的前3个月中用药易致畸形,因这时受精卵正处在相继分化和联合阶段,各系统尚未完全形成,易受药物的影响。

  专家意见:人类各种先天畸形中,大约有1%-6%是由于药物引起的,上世纪60年代初,西欧各国发生了由于孕妇妊娠呕吐服用药物反应停而引起万余名新生儿“短肢畸形”,致使人们更确切认识到孕妇妊娠期间使用药物可能引起后代的先天畸形。但目前国内新出现药物繁多、成分复杂、且药物说明书上普遍很少列明有何副作用,那么是否就没有问题了呢?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一般来讲,早孕期间孕妇应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的机会,以免发生传染性疾病,当患病需用药时最好咨询有经验的专科医师,至于早孕时口服“感冒药”,应行专科医生咨询。

  致畸源:环境污染对胎儿的影响

  环境因素的致畸作用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被确认。不少人搬进新家感到不适,身怀六甲的孕妇更是冒着孩子有可能畸形、低智商的危险。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人可以选择食物、水、药品,但是不能选择赖以生存的空气,怎么办?

  专家意见:环境因素其实是人们普遍关注而对个体而言又是无可奈何的话题,人们生命离不开空气,其实空气中隐藏着许多看不见的“敌人”,但又无处不在,孕期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智力低下等问题,比如认知缺陷和记忆障碍等,且有害物质可以一代传一代,浓度有可能有增无减,所以,保护环境既利己而又造福后代。科技发达国家特别注意环保,譬如欧盟在2006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RoHS”指令,届时使用或含有镉、铅、汞、六价铬等四种重金属以及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作为阻燃剂的电子电器产品将不允许进入欧盟市场。专家建议政府不妨效仿欧盟,老百姓则应增强环保意识,注意通风透气,孕期应尽量避免到空气污浊的环境、装修新房时应选用环保材料等,不过孕妇们也不必过分担心,有害物质需要达到一定量才会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陈敦金最后指出,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因素尚较多,对先天缺陷性疾病最好方法是在于预防,要作到优生优育,就应从婚前保健开始、加强孕期保健,到正规医院分娩、减少产伤发生。

  (子琦/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