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严控新开工项目是当务之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16:04 石家庄日报

  

新华时评--严控新开工项目是当务之急

  图片资料:北京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半以上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形势是好的,出现了一些新的积极变化。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特别是新开工项目增加过多,是经济运行中的一
个突出问题。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是当务之急。

  统计资料显示,当前的新开工项目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数量多,二是增速快,三是结构不合理。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项目多达9.9万个,同比增加1.83万个,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2.2%,其中6月当月新开工项目就达3.14万个。60多个行业中有36个行业投资增幅超过40%,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冲动依然强劲。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新开工项目中违法违规建设问题比较突出。据有关部门对部分地区投资规模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的抽样调查,约40%的项目在征用土地、环境评估、审核程序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现象;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新开工项目平均施工规模不升反降,规模经济及相应技术水平没有提高,说明这些行业仍在走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仍然靠上项目、铺摊子追求增长速度。

  新开工项目过多,带来的危害相当严重。一是导致今年以来整个投资过快增长,增加投资膨胀的压力和宏观调控的难度。二是加剧投资的结构性矛盾,使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更加突出,造成建设资金和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并拉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继续发展,将加剧市场的低层次竞争。一些落后项目建成后必将陷入亏损泥潭,造成银行呆坏账增多,加大金融风险。总的说,盲目上项目、铺摊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利于“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

  “十一五”时期,我们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没有一定的投资规模不行。但是,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方向必须正确,这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盲目攀比速度,一味依赖上项目扩大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加快转变;不计发展代价,违法违规乱上项目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当前新开工项目增加过多,投资过度扩张,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发展观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清除。还要看到,一些地方没有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的政策措施,没有严格控制审批用地,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成为违法用地的主体,有的银行向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放贷,支持或默许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上马。还有,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监管制度建设滞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特别是市场准入制度在一些地方流于形式,项目建设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严重问题。

  解决新开工项目增加过多和投资低水平过度扩张的问题,必须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当前,应当对新开工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是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项目审核程序、用地政策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的项目要坚决停下来,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同时,严格审查各类拟建项目。有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要充分认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对于控制新开工项目和投资过快增长、促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和土地供应,严肃查处各种形式的土地、金融违法行为。要切实落实已出台的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政策措施,加强对重点地区的指导和督促。加大差别电价、水价政策的实施力度,利用价格杠杆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继续扩张。要加强对新上项目市场准入的审核和监督检查,特别要强化环保标准。抓紧制定新的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在能耗、环保、用地、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消除违法违规乱上项目现象,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各地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同时,要大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扭转投资过度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使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良好基础。(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