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30年,回望唐山“上海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03:17 东方早报 | |||||||||
生死救援:70岁上海军医惦念当年命悬一线男孩 30年前的7月,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余人丧生,16万余人重伤。地震消息传开后,包括10余万解放军战士在内的全国30万救援者先后赶赴唐山搜救和疗伤。5万医护人员在艰苦环境中救死扶伤,这其中就有一支来自上海警备区由100多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
“尽管我们没有能够像出发前期望的那样,到达受灾最严重的震中心进行救援,但是我们在周边公社依然切实感受到了这场大自然浩劫给唐山人民带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我们尽全力为他们疗伤,重要的是给他们带去更多的心理慰藉。”当年这支医疗队的队长张维朋告诉记者,在唐山的20天时间里,上海部队医疗队共为4400多人次看病,抢救伤员、重病人60多人。 据当时驻扎在大刘庄的医疗分队带队姚一方回忆,在一次巡诊中,他和小儿科医生曾经遇到一名七八岁的男孩,当时已经中毒性休克,两人在孩子家整整守了一夜,小儿科医生曹家祥更是守了三天三夜,终将孩子救活。这段经历30年来一直印刻在姚老的脑海中,对当年的男孩他至今念念不忘,“不知道他现在怎样了。” 废墟:残存的唯一建筑是烟囱 在唐山大地震后,上海派出两批医疗队前来救援抗灾。当年47岁,任解放军109医院院长的张维朋,作为警备区医疗队队长,在7月30日就到达唐山接受任务。“有伤员的抢救伤员,没有伤员的做好防病工作。”张维朋说,这就是当时上海医疗队的任务。 “经过唐山震中心的时候,根本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幕,七八层高的楼全部弯了,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房子,只看到一根烟囱还耸立着。”张维朋回忆说,当时那里除了废墟,就是还在不断翻挖废墟的解放军战士。随后,医疗队其他成员乘坐专列在8月2日凌晨抵达唐山,当时列车无法在唐山火车站靠站,因为铁轨也已经变得歪歪扭扭。列车刚刚停稳,医疗队员下车分组、物资从窗口搬卸,一切都在最快时间内进行完毕。 守护:不间断救治的三天三夜 由于当地医院也在地震中遭到破坏,医疗队到了当地就分了四个点成立临时的野战医院,两个在唐山机场的西面,一个在大刘庄,一个在西三里。说是“野战医院”,其实就是临时搭的草棚、工棚,用木板架起来就可以收伤员了。 2日凌晨,各分队一到达各自的点,一些经过公社医院初步处理的伤员已经等候在野战医院内。“由于我们的点并不是受灾最严重的地方,重伤员很少,所以后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巡回医疗,下去挨家挨户为唐山百姓看病。”当年作为解放军85医院内科主任的姚一方,是大刘庄野战医院的带队医生。 当时,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患上急慢性病,加上农村卫生条件差,救援人员几乎每个人都染上了病。“当时农村老百姓患了病还在家熬着。”姚一方回忆说,当他们每天早上7点出去巡诊,晚上7点回医疗点时,身上带的药品几乎都能用完。 有一次的经历是姚一方至今难忘的。一天下午,一个当地老百姓心急如焚地跑到医疗点,反映自家的孩子一直拉肚子,脸色都发紫了。姚一方听后,立刻带上85医院的小儿科医生曹家祥前往男孩住处。“那是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当时已经没有了血压,属于中毒性休克。”姚一方说,他和曹医生立刻在现场展开施救,整整守了一夜,第二天凌晨,男孩的血压终于恢复。曹家祥医生还不放心,更是连续在男孩家守了三天三夜,终于看到男孩情况慢慢好转。“当时情况很危急,如果不及时抢救,男孩肯定会有生命危险。”姚一方现在坦言。 回首:30年了,很想看看新唐山 1976年8月18日,上海医疗队的成员即将返回上海。“大家在临走前,把带去的药物全部留给了当地医生和百姓,提着空药箱回到上海。”张维朋说。 据姚一方回忆,仅他们85医院当时去了20多名医生,带了一卡车和两拖拉机的药物,当时的药物都是各家医院自己拿出来的,他们希望能够更多地帮助唐山人民。时隔30年,当年的骨干医生如今都已是70多岁高龄的退休老干部,头发花白的他们谈起当年的经历,依旧感慨万千。当年的医疗队成员丁文明说,在日后他也结识了新唐山人,因为30年前的这段经历,让他格外重视这段友情。“想回去看看,看看新唐山。”几位老人动情地说。 重铸繁华:上海工程师在震后唐山3年建300幢楼 1976年7月28日凌晨,短短十几秒之间,唐山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瞬间变成一片废墟。但是,灾难没有吓倒唐山人民,他们在来自包括上海援建队伍在内的各地援建者一起,迅速开始了新唐山的建设。 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房子造起来 参加援建的现代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院(当时为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的资深总工程师王振雄回忆,他所在的设计院三室的设计师们在震后不久,就在艰苦的条件中开始绘就新唐山的蓝图:算盘、计算尺、图板等简单绘图工具都要从上海带去,宿舍里办公要坐在床上,没有桌子,就用废弃的木条钉起一个架子,“当时从全国各地去了数千名建筑类的设计师及专业技术人员,尽管住的唐山第二招待所是一座开裂后简单加固过的建筑,尽管不时受到余震的威胁,尽管床、炉子、锅碗瓢盆、甚至是吃的咸菜、面条都要自己带去,但面对满城的废墟和冬冷夏热的‘窝棚’,我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房子造起来,让受灾的市民可以搬入新居。” 华东设计院当时接受的任务是唐山河北小区的设计,这是当时震后第一批重建的住宅小区,分为5个小区,前三个主要是4至5层的住宅楼,后两个还有学校、商场、文化馆、医院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0多万平方米。当时华东设计院先后派了100多人次驻现场进行设计,当时的三室主任陈翠纷就前后去了14次,而王振雄作为骨干人员,去一次至少也要住上一个月。 “唐山市位于地震区,为了尽量避免或者减少地震的再次祸害,提高抗震设防的能力,唐山市大多以五六层的楼房为主,在建筑材料上,都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式建筑为主。在建筑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内浇外挂’结构的住宅楼便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王振雄在纸上比画着,“外面的墙体都是一块一块接上去的。墙板在工厂里做好拿过来,两边建起塔吊,一块一块往上接。外面是钢筋混凝土,中间是保温层,里面是钢丝网,这样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施工也很快,搭起模板浇灌水泥,几天就能建起一层楼,而且冬天施工也没问题。整个过程是边设计,边施工,流水作业,进度很快。”从1977年上半年进入唐山进行现场设计,到1980年,河北小区已经完成了300多幢的房子。 有机会真想去看一看新唐山 在王振雄的回忆里,当年的建设十分辛苦,“我们去的时候,唐山的水、电、煤都还没通,夏天很热,那时候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做设计图的时候怕汗水把图纸弄湿了,就用毛巾垫在手臂下面。这还不算什么,困难的是,当时地震过后,很多处地表开裂,喷水喷砂,这时我们必须随时到现场,使用各种办法进行地基处理,然后才能造房子。” 1989年,由华东设计院设计的1号小区被评为河北省的优秀小区。但是,1980年后,王振雄再也没有去过唐山。“想必现在那里一定是一座非常美丽的现代化城市了,有机会真想去看一看。”王振雄说。 早报记者 张凌 李继成 实习生 杨芳 王进相关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