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两家医院想救治“怪脸”小伙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08:40 沈阳网-沈阳晚报

  

两家医院想救治“怪脸”小伙
7月26日,本报报道了《安徽“怪脸”小伙遭罪15年》,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记者接到众多热心读者的电话,他们称愿意帮安徽“怪脸”小伙一把。

  “肿瘤”专家说病情

  当日一早,辽宁省肿瘤医院眼科刘正平医生致电记者称,通过对本报照片的观察,
初步判断安徽小伙小刚患的是“复合性海绵状血管瘤”。由于瘤体特别巨大,涉及到颞部、面颊部、眶部、下唇部等部位,致使其右眼被牵扯变形,鼻部扭曲,嘴唇变厚变形。该科曾救治过一名14岁患此病的女孩,根据临床经验,这样的血管瘤如果做外科手术,很容易引发出血多、切除不彻底,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该科主张采取保守的介入药物疗法,分批分次地进行,将药物通过皮穿刺注入瘤体内,使得内部血管逐渐坏死,最后瘤体一点点萎缩直至脱落。

  辽宁中医一位退休的老中医也致电本报,他表示通过中医注入药物的方法,也可能将小刚的瘤体变小,再配合口服中药彻底根除。市总工会、老乡欲援助

  沈阳市总工会副主席张金城给记者打来电话,详细询问了父子俩的经历,他表示将派人与这对父子沟通,及时吸纳他们加入工会,同时依照相关政策对他们予以全力帮扶。“目前,农民工的境遇被全社会所关注,特别像小刚及其父亲这样特殊的农民工,我们理应帮他们渡过人生难关!”张主席坚定地表示,一旦有医院收治小刚,总工会将鼎力配合。

  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致电本报称,他和老伴都是安徽来沈人员,在沈工作20多年,一直是《沈阳晚报》的老订户。读到本报报道后,二位老人十分想帮助这对老乡。由于腿脚不便,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将继续关注接续报道,一旦小刚入住医院,二老将亲赴医院探望。韩国记者关注本报报道

  韩国联合通讯社一位记者致电本报,他称看到本报报道后非常感动。一位外来的拾荒青年竟能得到沈城市民如此关注,令他深切感受到沈阳人的古道热肠。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再次赶到小刚家。只见昏暗的小屋子里坐满了男女老少,一问得知,他们都是邻居,是看到本报当日的报道后赶来的。“医大口腔”想救小刚

  当日17时,中国医大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也准备收治小刚。该科王绪凯主任透露,他们针对小刚这种特殊的血管畸形,将从北京引进最先进的“艾克刀”,运用这种新仪器配合药物,对小刚进行救治。本报将继续关注。本报记者唐葵阳

  实习生裴植记者电话:8106085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