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09:34 中国环境报 | |
◆本报记者 林述勇 “十五”是陕西省延安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5年,也是环保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5年。在过去的5年中,延安环保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着力解决重点区域的环境问题,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环保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倾力治理大气污染,净化城镇一片蓝天 延安城区大气污染曾是长期影响广大市民身心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及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1998年,延安市在转换煤种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将单一的治理模式提升为“转换煤种、天然气工程、集中供热”三项措施并举的方针,加快了重点环保工程建设步伐。2002年建成的天然气输配工程,为市区年供气能力2000万立方米,使全市城镇用气普及率达到68.35%。建成3个集中和联片供热区,供热面积达186万平方米。2005年建成机动车加气站,城内450多辆出租车改用天然气;对106家露天烧烤摊点推广使用环保型炉具,实现了餐饮业无烟烧烤。目前,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已符合国家二级标准,2005年“优良”天数达到272天。 推进流域污染防治,提供洁净饮用水源 延安属干旱缺水地区,确保城乡人民群众吃上干净、合格的水,是环保工作的又一重点。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出台《延安市王瑶水库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办法》,依法严格保护水源;狠抓饮用水源一级区内的油井关闭;组织协调市有关部门实施划界定标、资金投入、移民搬迁、生态建设等专项方案,齐抓共管;2004年投资3300万元对王瑶水库进行清库拉沙和除险加固,投资7357.31万元新建红庄调蓄水库;在王瑶水库设立环境监察大队,专门负责水库环境的日常管理和污染源的监控。这些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市区供水安全。目前,全市城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在98%以上,延河、洛河、秀延河等主要河流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局部水质有所改善,境内基本消灭了Ⅴ类水。 重点整治石油污染,建设清洁文明油田 石油工业是延安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由于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污染日益严重。“十五”以来,延安将清洁生产思想融入石油开发,大力推广实施“原油管输、污水回注、生态建设”三大工程,制定了《延安市油田清洁文明油井建设标准》,将污染防治的措施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特别是2005年开展了石油开发企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对境内3家石油炼化企业、35336个井场、77个集油站进行集中整治,各石油开发企业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开展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工作。目前,市内的延安炼油厂、永坪炼油厂、双翼石化主要石油炼制企业300多万吨生产废水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降低;全市建成高标准清洁文明井场8159个,占井场总数的34.8%,其中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建成率达100%;建成石油污水处理厂(站)23个。同时,各石油企业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恢复和井场道路绿化。 严查严办废物排放,力促厂矿达标生产 为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重点城市的水、气质量达到功能区划标准的要求,延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行关停并转,在全市范围内关停了一批小石化、小水泥、小造纸和小煤窑,加大了对“十五小”企业的查处打击力度,取缔捣毁土炼油炉300多座;通过企业技术改造实现达标排放,其中延安炼油厂、永坪炼油厂分别投资3000万元和4000万元建成先进的污水处理厂,延安卷烟厂投资210万元用于锅炉除尘器改造;对超标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对已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及时组织检测验收。5年来,延安不断加大对环保的财政性投入,累计达21.73亿元,占同期全市GDP的4.3%,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环保工作的加强和开展。 规划山川秀美工程,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延安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积极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等措施,全面实施天然次生林保护工程,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通过山川秀美工程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十五”期间共完成退耕还林169.1万亩,荒山造林625.5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007平方公里;全面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将宝塔区、吴起县、洛川县列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通过几年的努力,宝塔区于2005年9月顺利通过考核验收,2006年3月被正式命名。洛川、吴起两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和子午岭天然次生林自然保护区已被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对这两个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规划。启动和推进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开展了以创建绿色村庄、秸秆禁烧和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保工作,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和垃圾集中处理。 发挥环保行政效力,强化执法管理职能 多年来,延安市环保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把依法保护环境贯穿于工作始终。他们将经常性现场检查与重点专项检查相结合,开展了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限期治理项目的执法检查,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每年保持在97%以上,“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100%。同时,认真开展现场执法检查,有效控制了“十五小”的死灰复燃,促进了企业污染治理。排污收费额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共征收排污费3342.6万元。以开通“环保12369”投诉热线为契机,加强了对投诉、举报案件的查处。 |